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晨宇的神树到底是什么ldquo [复制链接]

1#
成都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29413.html

音乐手札

/3/17

“人类通过符号创造意义世界”

如果有一天人类把自己的“意义”弄丢了

我们怎么找回来

华晨宇的《神树》

到底是什么“树”

曾经看过一个音乐节目采访,记者问华晨宇某一首歌曲为什么这么写,他回答:这个,我是不会说的,因为希望每一个听到的人脑中都有自己的画面……”

我当时就惊叹于他对自己音乐的这种态度!

后来,华晨宇的音乐我也听了不少,正如他所言,真的都非常有画面感!特别是《巨鹿》《蜉蝣》直接把我带进浩瀚的宇宙!

不过一直到这首最新的《神树》,还从没有一首作品能带给我如此巨大的冲击和神奇的审美体验!现在我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我的画面和感受,希望分享给更多的人!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我脑中的画面是电影《阿凡达》中的那棵树:

火星演唱会《神树》舞美(看台视角)

电影《阿凡达》片段

我感受到了一种神奇的打通了听觉和视觉的“联觉”审美体验,原来音乐也是可以被“看见“的!

后来读了歌词,才发现这首歌曲的结构非常独特,并不是一般流行音乐的主副歌ABABCBB模式,而是AABBA的结构,符合华晨宇自己说的“做减法”的理念:

其中浑浊的天空、巨浪、狼藉、冰冻、闪电、废墟……这些意象直指“末日来临”,我脑海的画面变成圣经故事里大洪水时代的诺亚方舟:

米开朗基罗梵蒂冈天顶画《创世纪》

“你要用哥斐木建造一个船,分成一间一间的,里外都涂上松香。”

所以,“神树”是拯救人类的“方舟”么?

一种莫名的宗教般的神圣的情绪包裹着我。

再后来,在电视节目看到华晨宇舞台上的“祭司”造型,特别是发型有点“不修边幅”的“毛绒绒”的“原始人”的感觉,这实在让我眼前一亮,我马上想到了曾经在三星堆遗址博物馆看到的“大祭司”和那棵青铜树:

这一次,我还想到《淮南子》中记载的古楚巫师用于沟通天地的大树——“建木”。所以,“神树”是祭司的“法器”么?灾难来临,大祭司要在人与神之间履行自己的使命?那是一种远古时期的陌生又熟悉的原始图腾的力量啊!这一次,我感受到了一种“混沌”!

这是我第一次对一首音乐作品产生这样复杂的审美体验,说实话我被这种感受“吓”到了,我隐约感觉这后面一定藏着某种更深刻的东西,一场会惊艳到的我的关于人类的终极思考!于是,我顺着这种感受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思的“精神探究”,果然,一番琢磨,收获了很多“惊艳”的知识和信息,也得出了我想要的“深刻“答案!

“万物有灵”是原始初民的普遍信仰,天空、大地、河流、湖泊、山川、植物、动物……都有神灵凭依,人类则通过祭祀仪式与之保持一种神秘的关系,在众多的“物灵”想象中,对于“树木”的崇拜又是全人类最普遍最广泛的。

英国符号学家法布里奇在《象征符号研究》中说:“在整个人类象征符号的领域内,没有其他任何一个符号比树纹的使用更加广泛,也没有一种纹样能对人类的制度产生更大的影响”。

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专门用了两章篇幅记述世界各地的“树神崇拜”现象,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列举了十多个神树崇拜的典型事例。

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环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南亚次大陆和古老的东方都发现过原始的树纹符号和装饰,而古代世界文明都有关于树木的神话传说和宗教故事。那么问题来了,早期人类为什么会有这么普遍的“神树崇拜”?

首先,人类早期生活在原始森林,以采集为生,树木的果实、根块和嫩叶都是原始先民重要的食物来源。

第二,人类早期的经验已经发现树木繁茂之地亦是宜居之地,而且树木给人类家园建设提供了材料,使人类可以免受寒冷和地面*蛇的侵害。

第三,人类早期有“观物取向”的意识,从寒来暑往的自然规律中观察到树木的周期性变化发展出生命永存的想象,又从树木高大向上的外观特征发展出沟通天地的想象。这两个“想象”非常重要!因为这就关联起了人、神、自然三个维度,这是构建起宏大神话叙事的基础。

简言之,在与森林长期相处的漫长岁月,人类对“树木”始终抱有一种深深的感恩和敬畏,这种原始记忆即使在人类进入定居的农耕文明也没有改变。

当我看完这些西方人类学大佬的分析,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首作品会让我有一种原始的“混沌感”,那么《神树》这首歌要传递的是我理解的这种人类最原始的情绪和想象吗?离开西方的学术著作,我再回我们自己的古代典籍中找找答案!

我的习惯是先考查“文字”!

然后,

你猜我在甲骨文里看到了什么?

先看这个“东”字:

《说文》:东,从日在木中。也就是说我们古人观察日出时看到太阳在树木中,或者说太阳在树木中升起就是东方。

那么“西”呢?

《说文》:西,鸟在巢上。日落西山时鸟归林栖巢,所以用作“东西南北”的“西”。

也就是说,“东”和“西”这两个字里其实都是有“木”的,那我们可以从典籍中查到这是两棵什么树吗?

可以的!

《山海经》里东方的那棵树叫“扶桑”,两棵互相搀扶的大桑树,上面住着十个太阳,每天都有一个太阳去“上班”,后来他们调皮都跑出来,“十日末世”,人类受不了,大英雄后羿就踩着扶桑把其中的九个太阳都射下来了……

西边的那棵树叫“若木”,太阳上班的时候由黑色的大鸟托载着在天空运行,下班的时候,乌鸟就停在若木上休息……

看来在我们古人的想象中太阳的正常运行的都需要借助树木!而且人类的英雄要消灾解难也需要借助树木的力量(后裔射日脚踩扶桑的隐喻)呢!扶桑和若木,一东一西,而那棵“建木”正好在中央,这三棵“神树”各司其职,共同支起“天”的运行,沟通天地或者说沟通人神的就是“树”!

而更有意思的是,生命的“生”即取象于“树”!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从字形分析,上面是初生的小树,下面那个小短横就是地面,“生”这个字的本义就是树木从土壤中长出来!

天地之间的“生命”就是“树”了!

至此,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如果把西方人类学的分析框架和我们古代典籍中记录的信息合在一起,《神树》传达的是一种最原始的“人类集体意识”,一种古老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把这个惊艳到我的深刻的答案称之为“生命意识”!

接下来我还需要一些“证据”来支持我的这个“人类集体意识”的观点!

先看西方,简单梳理一下在圣经故事的体系里都有哪些“神树”吧!

首先是《旧约》最开始的故事,那个能让人分辨善恶的“智慧树”,夏娃就是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的禁果才和亚当被被逐出伊甸园的:

智慧树长啥样谁都没见过,但是“义人如棕树”里的棕榈树(枣椰树)在地中海南岸被犹太人当作圣树,代表“美好“。而且因为棕榈树非常高大,即使把重物吊到树身上也能照样生长不受影响,启示大家困难只会让人更坚强。

在基督教神学的理论体系中,树象征着上帝安排的生命:树在一年中各个阶段的形态分别代表生长、死亡和复活。

再看东方,也找一个有代表性的,我们看看佛经故事里有没有“神树”?

根据《释迦牟尼的故事》佛主降生于无忧花树下,成佛于菩提树下,圆寂于毕娑罗树下。特别是释迦降生的这段情节特别有趣:摩耶夫人的右手攀在无忧花树的树枝上,释迦牟尼就从其右肋而出。此外,还有须弥山上的*金如意宝树(俗称摇钱树)等等。

可见,无论东西,“神树”都首先与“生命”相联系,有生命才有一切,才能衍生出其他的美好,比如智慧和财富。

至此,如果我的“精神探索”之旅思路正确,如果“神树“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意识“,那么就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在《神树》这个作品中华晨宇会大量地运用“和声”这种编排方式了:

华晨宇自己的主音在最中间,以他的音阶为准,各有一条高八度和低八度的和声线与他的主音同时推进,所以从听觉上会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史诗感,我个人认为这种编曲就是为了唤醒听众的“生命意识”!

除了编曲上的特色,这首作品还具有一个超级强大的“精神内核”:

歌词中的“我”和歌名里的“神树”还有我概括出来的“生命意识”其实三位一体。

在一场毁天灭地的灾难中,“我”感到“害怕和惶恐”,这是一种“本能”。为了表现这种本能,作品中A1和A2段落两遍“CrashandCold”的音色明显不一样:

A1段落的“CrashandCold”像是人格化的“灾难”在对着人类的耳边说:“等着啊!我马上就要来了!”

压抑又恐怖!

A2段落的“CrashandCold”则更像人类自己在表达真实的痛苦,特别是华晨宇的“金属嗓”出来,直接用音色营造了人间的“惨烈”景象!

但是,“万人声响”也只能“淹没”,那“我”的哀号又有谁能听到?眼泪已经盖不住悲伤,那相拥的人群再哭泣又有何用?对于死亡的恐惧到了极限反而就会激发出无限的求生欲望,这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作品一段气势恢宏的间奏之后立刻化作华晨宇的嘶吼和呐喊:

“nevergiveup”

“nevergiveup”

……

那么,“生命意识”被唤醒了么?

也许吧!

那么,人类“劫后余生”了吗?

不知道!

如果你指望在这个作品里听到人类最后的庆祝和欢欣,那会失望的!

至少这个作品的最后是没有答案的!

(答案在另一首《降临》里)

我们不但没有等到灾难过去,作品的最后反而“闪回”到灾难开始的时候,那个声音再次出现“我害怕浑浊的天空,巨浪席卷狼藉一片”……

伴随着华晨宇最后的一声叹息,整个作品戛然而止!

多么震撼啊!

如果这首作品在“nevergiveup”之后变成一个“人类幸免”的大欢喜结局,那这首作品也就仅此而已了,这首作品深刻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这位“大祭司”(这里指华晨宇音乐上的人格)清醒地认识到也许“生命意识”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被唤起的!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非要等到一场劫难,才去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那些远古时代对于万物的原始崇拜哪里去了?

那些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哪里去了?

进入农耕文明的人类依然用神话和文字保留着的早期的记忆,在我们进入现代文明之后是不是早已被遗忘了?

我们早已忘记了古埃及莎草纸《亡灵书》上的象征生命轮回的无花果树、苏美尔神话里的生命之树“神坦木兹”、希腊神话里象征众神之王宙斯的橡树……

我们也忘记了玛雅人心中支撑苍穹的圣树贝吉、古西比利亚人顶礼膜拜的桦树、被斯堪的纳维亚人视为祖先的桉树……

我们更不知道《淮南子》中巫师用来沟通天地的“建木”、《大荒经》里战败的蚩尤桎梏化作的“枫木”还有《山海经》里夸父逐日“道渴而死”手杖化作的“邓林”……

“人类通过符号创造意义世界”——

如果有一天人类把自己的“意义”弄丢了,我们怎么找回来?

所以,至少,你要记得这些符号吧!

也许这才是《神树》想告诉我们的吧?

行文至此,看到此次疫情支援湖北的41支国家医疗队离开武汉的新闻,我的眼泪涌出来,神话里的祖先和英雄把自己的生命化作各种树木,让子孙在遇到灾难的时候得以庇佑,现世危机中这些伟大的“逆行者”何尝不是这棵“神树”,在现代社会里继续书写着关于人类与灾难的“神话“,支撑起我们信念的不是什么神就是我们自己啊!

所以,关于《神树》,你可真的看见了那棵“树“?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2、陶阳:《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年。

3、[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4、宋炀:《中国古代织物树纹装饰文化源流考》,《艺术设计研究》,年第4期。

5、赵艳:《神树神话叙事的嬗变与多重语境——从生命树到如意宝树再到佛像》,《民俗研究》,年第5期。

6、蒋栋元:《神、人、自然的和谐统一——神树崇拜的文化解读》,《西南大学学报》,年第6期。

7、于洁:《生命的呼唤——浅谈中国古代神树崇拜》,《东北师范大学》。年第22期。

8、王廷洽:《中国古代的神树崇拜》,《陕西师范大学》,年第2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