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说禅》系列第27篇
在咱们国家信佛的人有许多,尤其是如今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不少人都“一切向钱看”,导致身体忙碌,内心空虚,最后精疲力竭,心力交瘁。
而身体上的疲劳还容易恢复,饱饱睡上一觉,美美吃上一顿或者出去旅游一圈都是很好的化解方式,但是心灵上的疲惫就很难有灵丹妙药了,哪怕再好的医术和药品对此也是无能为力。
所以宗教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尤其是佛教由于其平和,慈悲,柔软,清净的修行方式,和我们国家的文化以及国人的性格十分契合,因此信徒极多,每天都有无数的善男信女去诸如五台山峨眉山之内的佛教圣地去烧香拜佛。
但是大家恐怕并不清楚,这拜佛其实也有三重境界——拜神佛,拜老师,拜本心。
接下来红尘君就来一一解释一下,大家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
三等人,拜神佛
这里的等级并不是指的大家的阶层,贫富,权贵还是平民之类的,而是指的对于佛学的了解程度。
这三等人指的就是对于佛学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的朋友,这其实也很正常,学佛一开始都是从这个阶段开始的,只不过有人能够继续走下去,而有人到了这个阶段就止步不前,甚至一辈子都停在这儿了。
对于三等人来说,佛就是无所不能的神,是佛教的老大,是比玉皇大帝和上帝都了不起的人物,全知全能,有求必应。
所以他们与其说拜佛,不如说是许愿,我要钱,我要美女,我要豪车,我要别墅,我要升官,我要长生不老等等,说穿了不过是拜的自己的欲望罢了。
但实际上有一定的佛学知识的朋友都知道,佛祖释迦摩尼就是古印度的净饭王子乔达摩悉达多,他最早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凡人,最后苦修开悟,菩提树下得道成佛。
简介释迦摩尼真实而伟大的一生——王族出身,苦修悟道,普度众生
但是佛教并没有“神”的概念,佛也只是觉者,是破除了妄想,清净了六根,放下了欲望的大彻大悟之人,并不是腾云驾雾的神仙,他也实现不了信徒的愿望,他教的只是大家正确的道理和指出觉悟的方向而已,走不走其实还是看你自己。
佛其实并不能度人——甚至都不能产生“度人”这个念头,否则就已经着相,不再是佛而是凡人了。
所以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的话,拜佛可以,请不要许愿,更不要认为在寺庙里捐助点香火钱就可以“贿赂”佛祖达成交易了,佛祖可不是黑社会大哥。
二等人拜老师
那么可能有朋友问了,既然佛祖不是神仙,不能实现你的愿望,那我们还需要拜佛吗?
能够问出这个问题,说明你的修为已经提高了许多,从三等人到达二等人的程度了。
那么拜佛有必要吗?当然有啊,佛祖并不是神仙,但却是我们所有学佛之人的本师——也就是佛经中所说的“世尊”,他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指明了大家修行的方向,也帮助大家止住妄想,护住念头,破除烦恼,得到喜乐和大自在,而面对这样的老师,难道不值得你去参拜吗?
而到达这个程度的朋友,拜佛只是表达自己对于本师的感激而已,已经不会再去许什么愿,更加不会做什么交易了,这都是谤佛之举,同时也是增加自己的罪业。
毕竟佛学的根本理论就是“因果”,就是个人的业,你种下什么因,将来就收获什么果,这一点就连佛祖也改变不了。
一等人拜本心
其实学佛学到了一定程度,再精读一些般若部诸如《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等经典的话,大家就会明白,人人皆有佛性的道理。
所谓“人是过去佛,佛是未来人”,佛教之中人和佛之间并不像有些宗教那样等级森严,不可跨越,人的心内蒙了许多俗尘,比如“贪嗔痴慢疑”等五*,比如“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比如各种各样的欲望所化的心魔等等,这都是我们修行的障碍。
而一旦你能彻底的将这些都放下,也就是“一念而生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顿悟”了,而放不下甚至死磕到底就会生出偏执,也就是俗话说的“走火入魔”了,因此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其实就是看你的本心如何选择。
一言以蔽之,修佛其实修的就是自己的本心,到了这个程度的人,与其说是拜佛,其实等于是拜自己的本心,提醒和警示自己要谨守本心,时时勤拂拭,勿使然尘埃,等什么时候真的把本心磨得一尘不染,那你自己也就成佛了。
所以偈子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就是这个道理,灵山其实并没有十万八千里远,你真的悟了,马上也就到了,悟不了,哪怕坐火箭也到不了。
红尘说
综上而述,这就是拜佛或者说学佛的三重境界——以佛为神,求保佑;以佛为师,求精进;以佛为心,求通达。
看看你又处在哪一重境界呢?
最后为各位师兄推荐一本书,这套书有图有说明,深入浅出,非常适合初学佛的朋友们了解佛学知识,积累福缘,清净心灵,有兴趣的亲们不妨买来一读哦,也就是一瓶酒或者一包烟的钱,但包你一定大有收获,远比喝酒抽烟更快乐~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