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慧律法师佛教是积极乐观的佛教不是逃避现 [复制链接]

1#

接上篇(点击阅读)

第四:佛教是积极乐观的

一般人批评佛教,总是说佛教太悲观了、太消极了。

为什么一般人会有这样的误解呢?我想这是因为:

佛教揭示人生有生、老、病、死等痛苦。又说“人生无常”,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暂起的,都是瞬息万变的,所谓名、利、财、色都是虚幻的,因此劝人不要太过“执着”,不能爱恋不舍。

佛教认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因此劝人要知足少欲,每一个人都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来决定欲望的多寡。自己的能力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岂不是自惹烦恼?

但,请记住,佛并没有要我们“绝欲”,而只说“少欲知足”。过分地节省,以致伤害自己的身体,是佛教所反对的。佛自己在二十九岁出家以后,就曾经依照当时外道的苦行办法,盲修瞎炼,每天只吃一颗米一粒麻,搞得骨瘦如柴,体力不支,结果并没有达到他所希望的觉悟。最后,佛才了解,虐待自己的身体并不是达到解脱的目的、方法——身体虽然不是真实的,总有死亡的一天,但修行却用得到身体,身体不健康,既不能思考、推理,也不能打坐、禅定。

“少欲知足”就是一种“中庸之道”。《四十二章经》里,第三十四章有这么一段记载:

佛问一个未出家前喜爱弹琴的和尚说:“琴的弦如果太松,拉得出声音吗?”

“不能。”

“如果弦调得太紧呢?”

“弦会断了。”

“如果弦调得恰到好处呢?”

“就可以拉出各种美妙的音乐了。”

所以佛教并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主义者。佛教的“少欲知足”,乃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即不矫枉过正,中庸适当之意)。

好了,闲话又扯多了。再谈到佛教不是消极和悲观的问题吧!

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

佛教认为“四大皆空”。四大是指:地、水、火、风。这四种是一切世界和身体赖以成立的元素,所以名之为四大。

稍微细细说一下:地是物质的固体,水是物质的液体,火是物质的暖性,风是物质的动性。

就人的身体而言,皮肉筋骨是属于地大,精血涎唾属于水大,体温暖气是火大,呼吸运动是风大。人的身体就是由“四大”元素组合而成,亦将因“四大”的分离而消灭。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本体存在,所以说“四大皆空”。

既然“四大皆空”,所以佛教说“无我”。有些同学又搞糊涂了:明明我在这儿,怎么说“无我”呢?诸位,所谓“我”,只不过是上面所说的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暂时聚合体。而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换句话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脱胎换骨”。那么前一秒是“我”呢?还是后一秒是“我”?(时间像瀑布,找不出一点是“现在”。)

或许有人会说:能够用脑“思想”的才是“我”。可是人的思想是刹那生灭、迁流不息的;又像海浪,前仆后继,前一念未灭,后一念又生起了。在念念不息中,到底前一念是“我”呢?还是后一念是“我”呢?(所以,人的观念一直在改变,思想一直在迁换。昨天以为对的,以为好的,但今天你却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

因此,从“身体”和“思想”中根本找不到“我”的影子,所以说“无我”。(请参阅拙作《学佛百问》“为什么讲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错以为:反正“我”没有了,胡作非为又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是假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存有这种观念,其实是大错而特错了。佛教讲“无我”的道理,就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其透过“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能抛头颅、洒热血,去做救国救民的大事业了。

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他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第五:佛教不是逃避现实的

有人看到许多和尚都是独处山林,埋名隐姓地潜修苦练,似乎对社会一点也没有贡献,就指责佛教是逃避现实的。

其实这也是似是而非的论调。

佛教是主张“悲智双修”的,单有救人救世的“悲”心,而无真才实学的“智”慧,还是没有用处。(像有仁心拯溺,却不懂得游泳,有何用处?)

因此,真正的大乘修行者(乘是船的意思,船的大小决定载人的多少。大乘以“兼善天下”为目标,小乘以“独善其身”为目的),隐居潜修,就是为将来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作准备。(就像科学家们,苦心孤诣地一天到晚躲在实验室中研究一样。)

其实不只是出家人如此,在家修行的居士们也是要“福慧双修”的。不只要为自己将来的“幸福”打算,也要学习磨炼弘法济众的“智慧”。

以下我只想举出一位沟通中印文化的高僧,《西游记》小说中的主角玄奘的故事,来说明佛教并不是逃避现实的。

玄奘,俗姓陈,名袆,河南偃师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他家是个书香门第,祖父是北齐的国学博士,父亲做过隋朝的江陵县长。

玄奘出家后,人家推荐他当长安的一间大寺院——庄严寺的住持,但他婉拒了。

他当时看到国内的佛经太少,而且义理晦涩,不能令人心服。于是发誓要:“舍命西行,求取佛法,来宏化中土,不仅要大量译经,而且要解决今日佛法上的症结,为我国文化做一件神圣伟大的工作。”

玄奘在唐太宗贞观三年,开始了他多彩多姿的求经生活。他走过炎热沙漠,翻过崇山峻岭,经过九死一生才去到印度。

玄奘在释迦成道的菩提树下,大哭印度佛教的衰微,立志要努力精研佛法。后来在曲女城大会中,一席宣告(即真唯识量颂)震得全印度小乘的教徒哑口无言。

玄奘饱受各国国王的尊崇礼待,大家为了争相引请他去讲经,甚至不惜大动干戈。

就在“功名富贵”如日中天的时候,玄奘却决定要回国了。他当时对他师父戒贤大师所讲的话,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听了还是不禁要万分感动:

“师父,我求学的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幸福和才学;如果仅仅为了这些,我就不会冒着生命的危险了。现在我已在贵国学到了不少东西,应该回国去传道,解救苦难中的同胞;如果我久留不归,我就对不起苦难的同胞了。”

这是何等抱负!何等胸襟!这才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这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种伟大的精神,真值得大家效法啊!

在张起钧和吴怡先生合著的《中国哲学史语》书中,对玄奘有着这么一段的评语:

“这一代的高僧,一半生涯在求经,一半生涯在译经。他有着游历家的多姿生活,有着宗教家的殉道精神,有着思想家的救世热情。他为了佛教,为了中国文化,为了世界人类,贡献了他的一生,如今已心安理得地离开了人世。他手中的笔掉落了,他的那颗心停止跳动了;但他在沙漠中印下的足迹,却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里;他一手翻译的千卷经书,也永留在中国文化的宝库内。”

谁说佛教是逃避现实的?谁说佛教是消极、悲观、厌世的?(请参阅第二章第八点“佛法是入世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