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用易经思维鉴赏电视剧天道上篇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83902.html
北京专科湿疹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83902.html

电视剧《天道》中有很多的哲理值得玩味,我们不妨用《易经》的思维来欣赏一下。

丁元英与韩楚风来到寺庙求见大师,并递上五万块钱的敲门钱,但大师却避而不见,又递上十万,大师还是不见。丁元英一看,这回找对人了,于是便恭恭敬敬奉上一个信封,里面是他写的一首词。结果不出所料,大师见了信,果然同意面见他们了。那么信上写的究竟是什么呢?

待他们进屋落座后,大师问:敢问二位施主,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的是什么行呢?韩楚风好奇地从大师那里接过信件,原来拜见信上这么写到:“悟道,修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咱们先来看看这首词:“悟道修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这里的“悟道”指的是顿悟,比如法师给人们讲经,其中根器好的人,听完立马就大彻大悟了。他领会的很快,这叫顿悟。修行,这里指的是渐修,同样是法师讲经,像我们这种根器很普通的芸芸众生,听完经好像有点懂,又好像啥也没懂。这就需要经过一个从迷到悟,循序渐进,求取真经的过程,这叫渐修。历史上顿悟的人很少,六祖慧能是一个。据说当初六祖慧能因为听到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深受感触,就毅然出家了。出家之后,五祖弘忍也没有立刻给他讲经,而是派他去厨房干粗活捣米。因为寺里的人很多,所以厨房的工作是最累的。六祖慧能每天任劳任怨的干活,这样干了几个月,后来就有了五祖弘忍让众弟子作偈语,挑选继承人的故事了。

大弟子神秀在五祖身边修行了十年,作:“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而惠能刚来几个月一次正式的讲经受法都没学过,便作出了:“菩提本无数,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偈语。这里六祖慧能相比于神秀就是顿悟,顿悟的人需要修行吗?需要。慧能大师在厨房做苦工的过程,就是他修行积累的过程,只是他顿悟的速度比一般人快。注意:并不是说顿悟之后就立马成佛了。成佛的过程分很多阶段,佛是最高学位,他完成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个阶段。自觉就是自己觉悟了,觉他是引导别人觉悟。罗汉只达到了自觉,觉醒圆满就是最后更高一级的境界,菩萨也只修到了自觉和觉他,还没有修到觉行圆满。这跟《易经》讲的“天道忌满,人道忌全”异曲同工。

佛曰:理可顿悟,事需渐修。在佛学里顿悟和渐修是相辅相成的。而丁元英却认为:想要成佛,只能通过顿悟,渐修是成不了佛的。在后面的谈话中,他会讲自己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回到这首词:“悟道修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我们说了,这里的悟道,就是指顿悟,只有像慧能大师一样,根器深厚的人,才能达到。根器: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修行的天赋。那这种天赋是哪里来的呢?佛教认为每个人的根器都是在生生世世的轮回中积累来的。也就是说,你听不懂佛经,可能是因为你上辈子没接触过,这辈子是第一次听,所以不懂。像六祖慧能,他可能上辈子学过经文,所以这辈子一听就当复习了,马上就懂了。而这种根器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是一种命中注定了。丁元英说,顿悟的人,不要讲什么天命,他否定了轮回,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顿悟。

下一句,紧接着:“修行,悟取真经”。修行是取不到真经的。一句话否定了全天下所有修行的人,俗话说,打人不打脸,这句话相当于丁元英在别人的地盘直接打了人家的脸,怪不得大师要见他呢。

下一句:“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世间的世事变迁,人的喜怒哀乐,根本就不是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穿着袈裟,不代表就是六根清净,凡俗世界,其性本空,这红尘中人,也可以做到不受其沾染,拥有一颗清净之心。

所以:“悠悠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流传千年的寺庙古刹,不过都是一群痴迷成佛的人在做白日梦。

这首词的攻击性很强,大师不愧是大师,一点儿都不生气。注意:此处的智玄大师是比丁元英段位更高的存在。虽然大师总共没说几句话,但他的境界远超丁元英。丁元英说自己是斗胆妄言,确实斗胆,确实是妄言。

随后,丁元英说:大师考问晚辈自在情理之中,晚辈就斗胆妄言了: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有信无证者,虽不落恶果,却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得涅槃。

“修为成佛,在求。”丁元英认为,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这样人在修行的时候就会产生执着,一执着就着相了,所以成不了佛。此处丁元英所说的修行,其实是一种着相的修行,也是大多数修行之人很容易进入的一个误区。其实,佛教里真正的修行是不着相的,修的就是一个不着相,就像六祖慧能在厨房做苦工,就是一种修行。据说慧能大师为了能更快地捣出米,他在腿上绑上大石头,这是非常辛苦的。这个时候他心中是无我、无分别心的,一心利他。做苦工的时候,脑子里什么都不想,无所住生其心。时间长了,他就进入了一种“定”的状态。这修的是定力,定力不能让你觉悟,但是定力可以让你拥有觉悟的智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同类别的修行。所以丁元英对修行的理解是片面的,他指的是对成佛有执念的一种情况。

“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就是修行的人,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心性,也就是通过吃斋念佛,遵守清规戒律这些方式去引导心性改变,而悟道的人,是心性先达到了至高的境界,然后才产生的行为。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先抛开佛教,讲讲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经常看到那些做销售的人发朋友圈,总是说脸皮要够厚,嘴要够甜。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有的公司甚至为了训练员工的厚脸皮,让他们在街上大喊:我不要脸。这就是一种以行制性的方法。人们从销售业绩好的人那里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脸皮特别厚。客户们也愿意跟这样的人合作。所以公司就告诉那些新来的销售菜鸟:你们要想赚钱,就得先练厚脸皮。但是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很难改变,怎么办呢?就让他们在街上大喊大叫:我不要脸。时间长了,他们的性情自然就跟着改变了。这是以形制性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无不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盘”。这也就是说,修行的人,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就是着相,成不了佛,但也不会有什么恶果,就是普通的生灭。顿悟的人,不昧因果,不着相,所以可以涅槃成佛。

接着,大师又问丁元英:“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家呢?”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盘”。佛乃觉性,这种说法在佛教里是不大准确的,所以大师后面说,丁元英参意不拘经文,也就是指这里。

佛说:众生皆有佛性。因为有的人被幻象蒙蔽了,才看不到自己的佛性。丁元英此处说的觉性应该指的就是佛性。

“佛性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你领悟到了就有,你的心被蒙蔽了,就没有了。“无障不显,了障涅盘”:如果你发现没有什么幻象蒙蔽你,却还是看不到佛性,这就是涅槃了。因为你就是佛性本身了,所以你看不到他了。

“觉性圆满之佛,乃佛教人像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

前面讲了成佛要经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三个阶段。丁元英认为,既然觉行有圆满,那佛就不是无量啊,如果佛有量,就不是你们说的那个阿弥陀佛了。所以,丁元英认为:佛法无量,那么觉行也应该是无量的,没有什么圆满不圆满之说。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是形式逻辑,相当于是等量代换,丁元英这番话,就是一种形式逻辑的推导。觉行圆满是修行的一种境界,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觉行圆满。你达到了觉行圆满的境界了,你就成佛了,并不是佛圆满了。佛法无量,可以有很多角度的理解。1.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生生灭灭无穷无尽,所以,佛法也是无穷无尽的,这是一个角度。2.佛自性空,他是脱离了六道轮回,不在三界五行中的,也就是说,佛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的,所以对我们三维世界的人来说,他就是无量的。因此觉行圆满和佛法无量,根本就是两样不同的东西,不可混为一谈,丁元英这段话就是纯粹概念上的等价代换。

接着,丁元英又说:“佛教以次第而分,1.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2.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3.从众生处说,是以贪治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的慈悲。”

大师很客气地说:你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经很难得了,以施主这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难能可贵。依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则说: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与基督,我进不得窄门;与佛,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货色,大师已从这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漏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

原来,大师所说丁元英只差一步就可得道,这一步就是丁元英着了“嗔”的相,所以他才会写出这么有攻击性的诗词。

然后丁元英表明来意:今天来到佛门净地拜见大师,只为讨得一个心安。

丁元英“杀富济贫”这个词里,让人嗅到了一股招招见血,剑剑封喉的寒气,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商场如战场。丁元英到五台山讨个心安的由来就在于此。接下来在茗香阁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下一期接着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