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如此平凡。可人生的路途,本就免不了,跋涉的艰难。凡尘之上,因为有了渴望,才有了不甘寂寞的心,成了跌落欲望之海的一片叶子,不是不想停下来,而是身不由己。于是,活得辛苦,成了现代人的日常标配,心里装着不喜欢的事;今天装了明天的事;装了一脑门不该装的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走入深深红尘,再也做不到心无挂碍。
开鸿蒙生万物,贪嗔痴念万恶源。佛教谈修行,有“触欲最深”之说,欲望之苦是一切苦的根源。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疼爱自己的家人,那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如何取舍。佛祖笑曰:”若水三千,只需取一瓢饮。”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只是一场温情的路过,来时不带一丝一缕,归途只剩亲人的哀痛,所以,戒贪就是戒苦。
前世情今生债,生生世世轮回苦。尘烟外,爱是一帘幽梦,倾其一生的时光,都是为了爱的追寻。亲情,爱情,友情,撑起我们心灵的全部,尘世的风,与爱共舞,让温情轻扬在岁月里,执着心绪都在远去的往昔里微澜。然而,再美的感情,也会淹没进光阴的长河里,世人的情深几许,在人生路上演绎着短暂的深情,当爱的花期已过,只能把曾经的温暖沉淀进自己的心扉,而不是枝头抱香,抵死不放手,切记对缘来缘去的执念,情深不寿。
人之初性本善,一切罪孽欲始端。生命的大河中,我们希望遇到善良质朴的灵*。他们像一口深井,永远用干净清冽的流水,滋养人世中疲乏干渴的心,并且带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本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以岁月做笺,在时光的隧道中播种美好,抖落岁月的尘埃,以一颗无尘的心,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中的所有。知礼明德,宽厚爱人,慈悲之心就会如莲开放。
人生有得意有失意,处理的好坏考验的是人生智慧,唐代诗人罗隐有一句诗:“得即高歌失即休”,我以为不如陈继儒《小窗幽记》·洪应明《菜根谭》那一句老掉牙的古话更睿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谓身不惊,才有闲看的雅致。心无意,才有漫随的风情。这是一种境界,对名利应有的态度,得不喜,失不忧。
佛家说人生有七苦八难,足以说明人生之苦厄。所以,人生无需执意,虚虚浮浮的光阴中会将一切沉淀,流光绽放的年华,也总会在磨炼之后做本质的还原。修炼一颗真纯善良,不贪不斜的心,让时光安于心底,以独有的姿态心无旁骛的流淌,不叹流年,无论悲喜,平常的日子里,修身,平心,养性。善心为本,随心而修。这样,心路有多宽,人生就能行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