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好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余年的印度。佛教有一套完整而深奥的教理,教理中的教,指佛教的教义,也就是经文;理,则是将经文中所言之内容,作简明而系统的解释。
佛教初创时期,在宣扬佛的教理时是没有佛像的,印度的信徒们大都守着“不可以人的形象来表现佛像”的古训,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直接表现其形象是对神圣的一种亵渎。然而,由于教理的深奥难懂,使信徒们在阅读经文时很难进入“瞑想”(修行、禅思)的境界,倘若面前有一尊和文字讲述一致的佛像,信徒们便会集中注意力,顺利进入瞑想的意境。但信奉早期佛教教义的“小乘”佛教徒们却依然认为,佛主释迦牟尼已不在人世,进入涅槃,哪还有形体存在呢?于是,印度的佛教徒们便以莲花、菩提树、法轮、足印等来象征佛的形象。
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西北部的一些佛教信徒们出现了新的思潮,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的肉身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法身却依然与世长存,为使佛的信徒们能时刻观想忆念佛陀的伟大庄严,应该树立起佛陀的法身形象。于是,他们便以传说中的理想帝王——转轮圣王的身体特征为依据,再加上眉间的白毫以及金光闪耀的身躯等超于凡人的特征塑造了佛的形象。最早的佛像带有希腊、罗马的雕刻风范,其后,逐渐演变成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教信徒们还认为,成佛者不只释迦牟尼一位,只要真正获得佛教的真谛,过去、现在、未来,四方、上下都能产生佛,其数量是无法估计的。这些佛的周围还有无数的菩萨、弟子、罗汉、天神等在协同佛维护佛法、教化众生,于是,他们就雕造了各种佛像、菩萨像、罗汉像、天神像……。在此基础上,他们又革新了原来的教理和经典,使佛教来了个脱胎换骨的更新,这股革新的教徒便是“大乘佛教”,对后世的佛教影响很大。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形成了三轮、瑜珈、天台、华严、禅宗、净土、律宗和密宗等八大宗派。其中,相传由菩提达摩于公元5世纪传入的禅宗,后来竟以压倒的优势,占领了中国佛教界的宗派。
公元7世纪初,佛教传入西藏。当时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先后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联姻,两位公主进藏时都带去了自己国家的佛教圣像和经典。公元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逐步消失,伊斯兰教捣毁印度超岩寺,迫使大批僧侣带着经像逃入西藏,这些佛像是印度波罗王朝时期的密教佛像,与西藏原始的地方笨教神像结合后,逐步形成了具有西藏民族特色的藏传佛像艺术。
大乘佛教认为,制作、供奉和礼拜佛像,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好事。当大乘佛教在中国大地上勃勃兴起时,佛像的创作和建造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各地出现。#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