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不懂文字,却留下了唯一被尊称为经的本土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s://news.39.net/bjzkhbzy/211125/9934570.html

自达摩祖师到汉土来传法,经二祖慧可传至五祖弘忍,其后分化出神秀和慧能两派。北宗的神秀祖师推崇渐悟,他有一首偈说:“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勤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北上传法,贵为武则天的国师。

南宗的慧能祖师则推崇顿悟,他的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南下广东,死后遗下真身未化,至今仍端坐南华寺中,供信众瞻仰。弟子神会将他的言教辑录成《六祖坛经》,是在中国唯一被尊称为经的本土佛教著作,是禅宗中国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亦以六祖所传为法统。

据《六祖坛经》所载,六祖不懂文字,没有正式学习佛经,只靠听人颂经再凭个人悟性领悟佛法。由于禅宗不重视修行的次第和阶位,没有默认的修行时间表,只求顿然开悟﹔故禅宗又称为宗门,其他教派则为教门。

禅宗不重视言教的外在标准,着重内心的探求。如六祖看到两人在幡下争论:到底是幡在动、还是风在动呢?便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反映禅宗重视本心,通过心理解释一切。就像量子力学(双缝实验)的原理——观察者影响着客观世界。

慧能听五祖传授《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开悟,明白心不应执着(而分别心正是执着的根源[注]),随而感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感悟有点像希腊哲学家所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既然自性能生万法,那么佛法和修行的目的是要让修行者了悟内心自性。禅宗以指向月亮的手指来比喻佛法修行,佛陀说的各种方便善巧就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目的是指引我们看到月亮,但千万不要将手指当成月亮!而且,当看到月亮时就不要再理会手指,否则反会成为了执着和障碍!禅宗借着生动的公案和故事阐明佛法的宗旨,深受中国古代知识份子欢迎,直接和间接地推动中国文化,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注]:达摩抵达中国,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向他求法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答道:“并无功德。”武帝再问:“何为圣谛第一义?”达摩回答:“廓然无圣。”武帝追问:“对朕者谁?”达摩回答:“不识!”武帝不明所以,二人话不投机,达摩离开后前往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人称之为“壁观婆罗门”,后传法给二祖慧可。这是《碧岩录》所记载的第一个公案,标志着禅宗正式在中国开始传法。传统认为建寺供僧都有护持佛教的功德,但那其实只不过是人天福报(十善业),一旦执着便产生有漏之因,不能摆脱轮回。达摩回答“并无功德”,表示真正的功德应是无执无染、清净空寂、出离世间。武帝便问何为圣谛第一义,他并非指四圣谛,而是问佛法最高的哲理是什么,而达摩告诉他最高的佛法是不执着有凡圣的分别。武帝反问难道达摩不就是圣人吗?达摩答“不识”,意思是不要强行辨识凡圣!在家人执着的是名利,而修行人执着的是凡圣之别,所以必须要舍除凡圣的分别心才能开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