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762961.html绢本设色纵.4厘米横厘米敦煌藏经洞出现藏法国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此图为伯希和盗取敦煌藏经洞的珍贵画作。描绘释迦降魔成道内容,这是小乘八相中的第五相,而大乘八相无此相。所以此类题材在藏经洞所发现的绢画中比较少见。佛陀结跏趺坐于画面中央,手施降魔印,头顶上有巨大的华盖。在上方云彩之上有三面八臂明王(降三世明王),四周描画的是众魔*为阻止佛祖成道向其进攻的场面,其中喷火的火器值得注意。画的两侧从上到下分绘各种姿态的佛像,以此表明佛超常的法力。画的下部绘有白象、玉女等七宝。图片:LouenV拍摄全图场面宏大,内容繁多,但描绘不失工整谨细,人物构图排列有条不紊。从画面的风格上,使人联想到16世纪欧洲尼德兰地区的神秘主义细密画,但这幅画的历史却早了多年。从绘画的技巧上也可以看出与印度细密画的渊源。图片:LouenV拍摄关于降魔,引霍旭初《印度、龟兹、敦煌降魔变之比较——佛教哲理向通俗化的衍变》之内容如下:降魔成道在佛陀的一生中,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件,是佛陀从凡俗转化为觉悟者的转折点。降魔成道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里都备受重视。在各种三藏中都有详细的叙述,也是佛教艺术中最常见的描绘题材之一。不论是大小乘的“八相成道”还是“四相成道”,降魔成道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佛教文学里也有以变文的形式讲述降魔成道故事。根据现存的资料,从时间上看,自公元前的印度到中国的宋、元、明时期,从空间上看,从印度、犍陀罗、龟兹到敦煌以至中国内地的云冈、麦积山等地,即所谓的佛教北传路线,都有降魔成道的艺术遗存。降魔成道题材的演变和发展是佛教文学艺术演变和发展的一个缩影。现试以印度、龟兹、敦煌的降魔变作比较研究,探索降魔成道题材由原始的哲理阐述到通俗化衍变的发展脉络。图片:LouenV拍摄佛教建立后,它的宇宙观和神众观逐步形成。佛教的宇宙观和神众观都是在印度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佛教的神众观与印度婆罗门教的神话有紧密的关系,但佛教基于否认婆罗门教诸神主宰世界的观念,虽然网罗了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各种神众,但加以彻底的改造,诸神的尊位都做了重大的改变。印度神话中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都变成了佛教的护法神,这就彻底否定了婆罗门教“吠陀经典”的权威。图片:LouenV拍摄佛教特有的观念,建立了佛教自己的神众系列。佛教与婆罗门教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佛教强调自我修炼身心,弃恶从善。但是在现实生活里,驱使人们弃善从恶的力量相当强大,而这种力量往往是从自身内在发生的。代表这种力量的神话人物,在婆罗门教里是找不到的。婆罗门教里有死神阎摩(Yama)佛教吸收其去执掌地狱,但阎摩还不能代表佛教认为的障碍一切的恶势力。于是佛教综合人们各种恶行的本质,创造了集众恶于一体的恶的化身——魔罗。魔罗(Mara)由梵语动词死(Mr)派生出来的。魔罗是世间一切有碍涅盘的物质和精神的人格化的人物。魔罗代表着人间邪恶和异端,也代表着人们头脑中的贪欲和无明。在巴利文佛教典经中,将魔罗的十支魔*称为贪、厌、饿、渴、欲、懒、惧、疑、怒、骄。魔罗的三位魔女名为渴望、憎恨和爱欲。[1]可见魔罗及其所属魔*、魔女,是人们头脑中“贪欲”的化身。在汉文早期佛经里,如《太子瑞应本起经》中三魔女名为欲妃、悦彼、快观。《过去现在因果经》为染欲、能悦人、可爱乐,同样是这种譬喻的说法。图片:LouenV拍摄所谓降魔成道,实际上就是佛陀克服自身种种精神障碍,达到心灵的宁静。佛陀在菩提树下禅悟,战胜了思想中的爱欲、忧恼、饥渴、贪欲、昏沉、怯懦、疑惑、虚伪、自私、追求名利等世俗的羁绊,战胜了自我的精神障碍也就是降伏了魔罗。佛陀战胜魔罗的思想武器就是他在禅悟中建立的四谛、十二因缘、五蕴、八正道等原始佛教教义。这些既是战胜魔罗的武器又是降魔斗争的胜利果实,佛教理论在破魔中而立。佛陀成道后,深深认识到,自己战胜了魔罗,不等于世界上魔罗的覆灭。佛陀认为现世和来世的欲望都是魔罗的领域。他把“色”看作就是魔罗,佛陀将世界的物质等于魔罗,也就是承认了魔罗的永恒性。佛教关于魔罗的创造,既有理论上的独特性,也有诠释上的深奥性,是佛教哲学的一大发展。(来源:旃檀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