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积思顿释,马未都许多问题不是一夜想通 [复制链接]

1#

在某本书里曾看到“积思顿释”四个字,后来又看马未都视频里也说过这四个字,突然就有了感觉:就是这么一回事。

俗话说,人的痛苦太多往往是因为智慧不够。而智慧从哪里来?就是从思考当中得来的。

释迦牟尼看众生有“生老病死”四苦,一直想不明白,为此换了好多法门去修行,“竹笋穿膝、鸟巢筑顶”,但最终是在菩提树下想了七天七夜,才终于大彻大悟。

所以,人,要想真正解脱,没有什么法子,别人也帮不了你,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想明白。

“许多问题不是一夜想通的,积思顿释,功夫到了,才有恍然大悟。”

以前我也说过这个事,都知道自律可以改变人,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脑筋去想通,不然的话,你越是自律就等于越折磨自己,也就越是痛苦。

别人说的再对,到你这里也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

就因为你没有想通啊,有时候我们会疑惑怎么以前的自己或有些人怎么会那么愚昧,那么死脑筋,怎么那么傻——实际上就是因为你和他们在当时当地那个场景中,脑子没有想通啊。

悟道,悟道,你不悟又哪来的“道”呢。

唐代有首诗很喜欢:“高奇一百篇,造化见工全。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神珠迷罔象,端玉匪雕镌。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

特别是“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可见古人虽然没有现代的交通、信息条件,但他们的思想是很广阔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可以神游八极。所以,李太白可以梦游天姥见仙人,范仲淹可以靠“想景”而写《岳阳楼记》。

而如今我们方寸之间看遍世界,但我们多是胡思乱想,在思维开阔壮大和想象瑰丽上远远不如古人。

有时我觉得我们的问题就是杂念太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分散了太多注意力,以至于用来思考真正问题的“功夫”不够。

大脑如果用电脑来比喻,那么,我们不应该让“杂念”占用太多的CPU和内存。

“能力和努力程度几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稻盛和夫说,原因在于他们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大小程度上的差异。而不是因为所谓的运气、命运。

“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

这其实就是积累心力、脑力的势能的修行了,「愿望强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一个人如果真的可以做到这样,那他做事就很难没有成就。

人的经验、知识、思想等东西都是逐渐累积起来的,你8岁时候的想法和三观,跟你现在的想法和三观基本都是天差地别。

而能够“初心”不变的人,凤毛麟角。

厚积才能薄发,有些道理,不到一定的程度是想不明白的。

做事做人,你真的想通与你想不明白,其中的差别也是非常之大的,这就像是在黑夜里行走,悟通的人犹如有光指引,而糊涂的人只能是迷茫其中,瞎碰运气。

当然,积思顿释不是让你呕心沥血去想,王阳明格竹也是行不通的,关键是念念不忘,心里挂着这件事,有时紧有时送,功夫到了、时候到了,自然可以恍然大悟——天地从此就不同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