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首菩提偈不仅形不同,所暗含的禅学思 [复制链接]

1#

一、关于《菩提偈》的来历,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了,即《菩提偈》缘起于五祖弘忍命各人“各作一偈”,最终,慧能乃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作出。

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笔者之前介绍过的,5种类型的《六祖坛经》(简称《坛经》),即敦煌本《坛经》、惠昕本《坛经》、契嵩本《坛经》、德异本《坛经》、宗宝本《坛经》,其实能找到4个版本的《菩提偈》的,具体如下。

(1)版本一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翻译为白话文为:“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不是台。佛性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呢?”

(2)版本二为:“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翻译为白话文为:“众生之身体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之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明亮的镜子本就很干净,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3)版本三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翻译为白话文为:“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呢?”

(4)版本四为:“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翻译为白话文为:“菩提只向着内心寻找,何必劳累向外界求取玄妙的佛家思想?听说以此进行修行,极乐世界也就出现在眼前!”

三、下面,我们就来简析一下,这四首不同的《菩提偈》的出处,以及它们所包含的大致的内涵。需要强调的是,在五种类型的《坛经》中,都有记载惠能大师指出了“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也事,使修于也行。”显然,这便是惠能大师“顿悟”的基础。

而且在慧能大师看来,“愚人与智人”、“好人与恶人”,他们与“佛”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即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显然,这一思想对后世中国佛教的演变,乃至对中国哲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第一首《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见于敦煌本《坛经》。关于它的来历,敦煌本《坛经》第4节至第8节,记载道:“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到‘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即后世所称的《无相偈》。五祖弘忍知道后,‘遂唤神秀上座于堂内’,说到‘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a.据敦煌本《坛经》记载,惠能本不识字,他是通过别人的朗读,而知道了神秀的偈语的。之后,慧能有感而发,又请得一人,于西间壁上题写出了自己的偈。自此,第一首《菩提偈》,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诞生。

b.很多学者认为,第一首《菩提偈》是极大可能,就是六祖慧能大师所作《菩提偈》的本来之面貌。而且,这首《菩提偈》,同神秀的那一首相比,在修行方法上,是具有原则性区别的。神秀的那首《无相偈》,算是完美地弘忍继承了,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

c.即因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便以其所主张的“拂尘看净”,称此派之为“渐修派”禅门。最终,神秀大师开创出了禅宗北宗,算是证明了,这一脉禅宗也是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和喜爱的。而惠能的《菩提偈》,则表现出了对神秀《无相偈》的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算是直接向着禅宗初祖达摩靠拢了。慧能这一脉禅门,则被时人称之为“顿悟派”,也就是禅宗之南宗。

(2)第二首《菩提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也见于敦煌本《坛经》。不过,稍加观察,这一首《菩提偈》,和第一首《菩提偈》,是有所不同的。总体而言,这首《菩提偈》说明了“明镜”之清净,也即“自性”之清净。显然,这首《菩提偈》中的“自性”,成为了佛教徒所坚信的,能到达理想境界的,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

a.不过,很多学者认为,这一首《菩提偈》,当是第一首《菩提偈》衍生而出,且极有可能不是真正出自慧能大师之手。

b.甚至,还有极端学者认为,第二首《菩提偈》和神秀大师的《无相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佛试,勿使惹尘埃!”太过神似,很有可能不是慧能大师所作,而是神秀大师所作。

c.对此,笔者不想多做评价。不过,总体而言,第二首《菩提偈》虽说和神秀大师的《无相偈》有所重复,但是因为后两句的存在,显然还是在“见性”方面,超越《无相偈》。不过,在笔者看来,若是从修行方式而言,《无相偈》和《菩提偈》当不分高低,都属于禅宗修行法门,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3)第三首《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契嵩本《坛经》,并被《全唐诗外编》所收录。显然,这一首较为接近第一首《菩提偈》;但是呢第三句却明显不同。对于这一首《菩提偈》,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应该说在四首《菩提偈》,这一首最出名,也最有意境,流传也最广。

a.不过,根据近代佛学研究专家--郭朋的《坛人校释》考证,第三首《菩提偈》极大可能是由第一首《菩提偈》演化篡改而成。即其中最关键的第三句“本来无一物”,极大可能是由惠昕本《坛经》带头,继而才被契嵩本、宗宝本《坛经》所采纳的。

b.也就是说,晚唐至北宋初的惠昕大师,极有可能篡改了,慧能大师所作的第一首《菩提偈》。毕竟,第三首《菩提偈》,是出自契嵩本《坛经》,而契嵩本《坛经》又是因袭惠昕本《坛经》。

c.据学者之研究,针对将“佛性常清净”改成“本来无一物”,据传早在宋代,即有人提出非议了,只不过没有引起彼时世人的注意。对此,近代的佛学研究专家--郭朋认为:“《坛经》的窜改者,不仅不针解‘佛性’论,而且也不针解‘性空’说。”

(4)第四首《菩提偈》:“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见于《大正藏·坛经》,而《大正藏·坛经》显然是源自惠昕本《坛经》。应该说这一首《菩提偈》和前面三首《菩提偈》,在词句外形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且更侧重谈向心之修行方法。

a.在《大正藏·坛经》中,提到了惠能引佛言,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提到了“心但无不净,西方去此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之后,提到了“若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自若无佛心,向何处求佛!”再之后,还提到“若能心中自有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b.显然,如此反复提到“向心之自我求真,自我求佛,”这正是惠能大师,所教导其弟子立地成佛的唯一途径。在大师看来:“求佛的人只图自悟,不假外示,心注一境,化难为易,自己就能达到目的。”

四、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大乘佛教所谓的“空”、“无”之概念,是就“妄心”、“妄境”而言的。若是就“真心”、“真境”之概念而论,则不大可能是“绝无”,也就是做不到“绝无”。

(1)例如,在敦煌本《坛经》第15节,惠能提到:“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第24节则又说道:“虚空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恶人也人、恶法也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2)显然,这些都足以证明,惠能大师的思想体系,同“一切万法,自性本空”的理论是有所不同的。只因慧能大师,是把一切归结为“心”,也就是“自性”的。

五、进一步来说,第一首《菩提偈》中的“佛性”,第二首《菩提偈》中的“明镜之自性”,第三首《菩提偈》中的“本来无一物”,第四首《菩提偈》中的“向心之自我求真,自我求佛”。不仅形不同,所包含的禅学思维,也是有细微的差别的。

(1)也就是说:“若是把‘心’、‘自性’、‘佛性常清净’、‘本来无一物’、‘向心支自我求真,自我求佛’,完全等同起来,明显是欠妥当的。

(2)自此,我们可以说:“四首《菩提偈》不仅形不同,所暗含的禅学思维,也是有所差异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