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语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摩诃是何意思 [复制链接]

1#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题记:解读《坛经》,吸取佛教智慧,解脱人生烦恼,开创幸福生活。

《坛经》有言:“摩诃是大,心量广大……无边无畔……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世人妙性本空,……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这是六祖惠能对“摩诃般若波罗密”中“摩诃”的解释与阐发。这一观点对理解惠能禅法核心——“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有着重大意义,对理解惠能成名偈——“菩提本无树”的禅学旨趣也有帮助。当然对我们世俗之人也有着莫大启示。是这样吗?

一、何为“摩诃”

一般认为,禅宗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在唐朝前期分为两派,一派的创始人是六祖惠能,另一派的创始人是惠能的师兄神秀。就唐朝以来禅宗的发展而言,惠能的教法渐成主流,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惠能禅宗教法的核心大约可以归结为两句话:“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用我们世俗语言来说,惠能这里主张的是,求佛之人的终极追求是成佛,要成佛就得回归自心,深察自心,深察到什么程度呢?要体悟并看见自心中的“本性”。只有明确体悟到自心中的“本性”才能成佛。

惠能教法的这个核心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人人具有的这个“性”、“本性”究竟是什么?究竟长什么模样?有什么内容?这是个难点,同时也是惠能教法的重点、关键点。因为,求佛人不就为了成佛吗?要成佛,在惠能看来,就得悟到或明确看到这个“性”。所以,在惠能这里,这个既是难点又是重点的“性是什么”是绕不开的问题,是必须解答的问题。

本文开头的这段经文,实际上就是惠能对如下问题的描述:“‘性’长什么模样”、“‘性’是什么”。

那么,求佛人必须体悟到的这个自心中的“性”是什么呢?根据上述经文,我们可以总结出“性”有三个特点。一是广大无边,就如宇宙界的虚空,你是看不到他的边际的。二是自心中的这个“性”没有“是非”,没有“嗔喜”,没有“善恶”。三是广大、而又没有是非、嗔喜、善恶的这个自心中的圣地,就是佛的驻地,是人的“妙性”,是人的真如本性,也是“明心见性”中的“性”。

二、“摩诃”与“菩提本无树”偈的关系

惠能最后还强调,这个性就是世人的“妙性”,世人的妙性是“真空”。这就让人联想到他最著名的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认为,当年五祖弘忍一见惠能此偈,就立刻明白,这个还没有出家的弟子已经“见性”,在见识上已远远高出了他的首席弟子神秀,神秀的偈子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并据此弘忍将祖师衣钵悄悄传给了惠能。

不明就里的人难免不识惠能此偈的旨趣。今天我们学习了惠能的“摩诃”理论,明白了,在惠能看来,世人的妙性是“真空”,佛的驻地是“虚空”。这样,我们就深得惠能此偈的意涵了:人的佛性本空,无一法可得。所以,惠能此处的“摩诃”理论与他的成名偈——“菩提本无树”在禅学宗旨上遥相呼应、一脉相承。

谈到这里,有人可能就会问:惠能说的这个“性”,你这么一说,我就理解了,既然我理解了,那么是不是就证明我“明心见性”了呢?是不是我就“见性成佛”了呢?当然不是,如成佛真那么容易,天下遍地都是佛了。

这里的关键是理智上“理解”是不同于真正的“看见”或“体悟”。成佛的前提不是“理解”这个“性”,而是要“看见”,要“体悟”到这个“性”。理解很容易,识字的、能正常思维的人,大多能理解。但要真正“看见”或“体悟”到自心中的这个“性”就没那么容易了,这就需要有慧根,还需要“禅定”“戒定慧”之类的长期修炼。

“理解”虽然不等同于佛教修炼上的“体悟”,但并不是说“理解”了没用。惠能这个思想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不同层次的领会,有着不同层次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理解了惠能摩诃论中的“人性本空”之意涵,虽然不能达到佛教意义上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境界,但对我们的世俗人生却有着莫大的启示。尤其对时时感到生活痛苦、人生烦恼的人来说,惠能此说有着让人明了痛苦、进而解脱痛苦的神奇作用。是这样吗?能这么神奇吗?这些问题就是“人生君”下一讲的内容了。

附:《坛经》及其译文

《坛经》之《般若品》相关经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无青黄赤白,亦无上下短长,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人生君”译文:

摩诃般若波罗密是古印度语,意思是拥有了大智慧,人就可以解脱烦恼,超越生死。什么是摩诃呢?我前面讲过,佛在自性,要成佛,就得“明心见性”,“见了性”才能“成佛”。那么成佛时见的你自己的这个“性”长什么模样呢?这就是“摩诃”的意思。也就是说,“摩诃”是诸佛的住地,是人的妙性,也是你自己的“自性”。那么“自性”为何?它形状上无边无际,内容上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嗔”无“喜”。佛教常说要见“空”,这就是“空”的意思。这也是我曾做的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想要表达的意思,即,作为佛之住地的人之“性”,本质是“空”,无一法可得,这是人最微妙难察之“性”,可以称呼它为“妙性”。

(博大佛学,深奥智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