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书笔记113深度剖析东方神秘主 [复制链接]

1#

今日读书

《中国文化课》余秋雨

第-讲佛教宗派

请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和我一起踏进这神圣而险峻的思想秘境。

天台宗,也称法华宗,实际创始人是六世纪的智顗。

圆融三谛

“空”是真谛,相对应的“有”(其实都是“假有”)是俗谛,而不执着于两者的“中间之谛”,为中谛。空、假(有)、中称为三谛,这些最终都会归结为“空”。天台宗提出的“有”和“中”包容了世俗的情怀,让这三谛圆融一体。

止观双修

如何让三谛归结为真谛?先让本心“静如止水”,再深入观想外界的种种明色,用宁静的心池映照四际。又要“止”,又要“观”,这就叫“止观双修”。

一念三千

心念的起落可以搅动大千世界,而大千世界就在心中。三千,就是大千世界。

唯识宗,也称法相宗、慈恩宗,创始人是玄奘和其弟子窥基。

心识

五官体感这些都是“前识”,在这基础上又产生“意识”,而藏在自我内心背后,还有个“藏识”,类似潜意识,各种心识的种子就藏在这里。

万法唯识

世间万千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实性,都只是心识。我们是靠心识来认知主体的。比如一个美人,判断标准完全出于心识,那些公认的参照坐标,其实都是集体心识。天下万物皆是如此,因此“万法唯识”。

唯识无境

除了“心境”,不存在一切外在的境界,即“唯识无境”。“我”对于境遇的所知所求都是虚妄。只有灭“我见”、断“所知”,才能涅槃。

唯识宗其实还相当复杂繁琐,还有因明学、五种姓、各种派系等,在唐中期后几乎完全被简约的禅宗替代。

华严宗,也称法界宗,创始人是隋代杜顺和尚。

法界缘起

“法界”指万千世界,宇宙本体。世间各种不同的事都是本性相通,它们互相缘起、生发、包涵,终究又能融成一体。法界就像由无数波浪组成的大海,波浪都是水,每个波浪间也相融无碍。局部连通整体,整体渗入局部,万事万物圆融贯通。

由此引申——为什么要度化众生?

因为万物相融,任何失漏都会影响整体,任何补益也都能滋养全局,所以要去度众生。

由此引申——我还是我吗?

因为万物相融,世间所有事其实都跟我有关,“我”是无限叠加、无尽相接而成的。“我”不是“我”,“我”的自性,只能是空。

净土宗,也称莲宗,创始人是唐代善导。

方式简易,目标洁净。只要人们虔诚地向往“净土世界”,观想几尊佛像,专心诵念“阿弥陀佛”,就能进入佛门走向净土了。因为方便易行,净土宗拯救了很多贫困百姓,社会效果很好。

禅宗,也称佛心宗,传说菩提达摩为创始人,真正创立者是慧能。

不像以上几个宗派那么繁琐沉重,禅宗是一种全方位的更新。“禅”是一种静虑的修心方式,功夫在个人,没有什么集体仪规,具有发自个人天性的自由自在。

禅宗不依赖文字,甚至连真正创立者慧能都不识字!禅宗不依赖以文字相传的理念传统,而是排除雾霾,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首先,菩提树、明镜台这些都是物像,若是把人比喻成菩提树,或者青山松柏等等,都是固化了物像,人的身心是不可被定型的。其次,人心本性原本就干净的空无一物,怎么会有尘埃呢?反倒是天天去拂拭,带来了尘埃。

风吹幡动,其实是心在动。

风动和幡动都只是一种暂相、别相、变相、幻相,大千世界,此起彼伏,都是过眼云烟。我们能感受到动静,是因为这些引起了我们的心动。只有心动,才与人相关。没有心动,外界一起动静都无足轻重。

真如本性

“真如”就是人的本性,是一种跟每个人相关的、人人都有的清净心性。但其实,对心也不应执着,这叫“无心”,心念不陷落与任何想法、相状、去处,拒绝一切意识干扰、一切固化可能,只追求本性的“纯粹意识”。

顿悟

我们只是被烦恼、愚钝、迷妄掩盖了本性,干脆把这些一把拉下丢弃,就会突然发现自己赤裸的本性原来那么洁净,就能无牵无挂、无欲无私地融入天地走向心灵的彻底自由、彻底解放。顿悟,就是悟得回归本真后的天性与自然。

顿悟的过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举例,小时候,父亲就是父亲;后来发现父亲还是官员或专家或富豪;再后来我长大了,父亲退休了,又成了一个比童年时感受的父亲更真实的父亲。

顿悟后,世俗生活不再是束缚,而是观照对象,通过世俗更能看出真如天性。只是在世俗中无忧无虑地过日子,也算是把自我融入了宇宙天地。

机锋

禅师或学人之间辩论时,一种出乎意料、超乎常理的迅捷回答,是南方禅宗的主要教学和修行方式。因使人感到刺激又神秘,被看做一种“东方神秘主义”。

平等

禅宗对佛祖、佛法、佛经、佛仪都表现出不屑。既然人人都有佛性,那么任何一尊佛都不应超然于凡俗之外,割舍崇高,让佛心与众生平等,与世界相融,达到圆满俱足。

禅宗五家之沩仰宗,创始者是灵祐和慧寂

人世间的三种尘垢

想生、相生、留注生。就是指,红尘的尘垢都是想出来的或看出来的或又想又看变出来的。必须抛弃这些,才能洁净解脱,获得真如本性。

沩仰宗衰落的最早,宋代后就湮灭了。

禅宗五家之临济宗,创始者是义玄禅师

一念心

清净、无分别、无差别。就是指一种纯净的自心,不受外界控制,不使人间有别。

不受人惑,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只要抓住自性,随时随地都能顿悟。

初学者有的执着内心,有的执着外在,有的都执着。要根据初学者的执着重点对症下药。

临济宗发展最好,传播又久又广。佛寺多是禅林,禅林多是临济。

禅宗五家之曹洞宗,创始者是洞山良价和其弟子曹山本寂

即事而真

“事”指个别的物态相状,“理”指共同的真如天性,理只有碰到事才能显示出来,需要让事理结合,个性和共性互相馈赠、彼此相融。

生命力不及临济宗,后来传承和变易的谱系非常复杂。

禅宗五家之云门宗,创始者是文偃禅师

干脆利落地倚重于天性之“理”,有种斩钉截铁、不肯妥协的门风。

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真如天性足以涵盖宇宙万物,只要把它揭示出来,别的流派就会立即截断。一般民众难以理解,我们就随波逐流跟着他们,等他们觉悟。

云门宗兴于五代,盛于北宋,衰于南宋。

禅宗五家之法眼宗,创始者是文益禅师

“理事不二,贵在圆融”、“不着他求,尽由心造”。“唯心”、“圆融”是宗旨。

接物利生

法眼宗更着眼于人间,认为佛理可以顿悟,但世事是需要“渐证”的,不希望离人世间太远。为了接应各种世事,“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清洁”。

我的知识星球开社啦!

欢迎私信我加入一起共读中华文化!

每天进步一点点,记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