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禅宗的历史上,神秀和惠能的故事可能是最出名不过了。过去的一千多年,围绕着这两首诗,各种言语的纷争从未停止,这也体现出语言的局限。
内心独特的状态,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来。单从语言本身很难完全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当人们基于这两首诗来做出任何推断,这都是旁观者的想法,其实和神秀、惠能没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再次谈及神秀和惠能,只是借这个由头,来谈对内心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在这两首诗上纠缠。
抠字眼,没有意义。理解语言的局限,是理解内心的一部分;而理解内心,必须超越语言。
(走出语言的洞穴,才能看到内心的全貌。)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两首诗。
神秀的版本: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的版本: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按照禅宗流传的故事,仅仅凭借这两首诗的对比,惠能得到了衣钵传承,显得牵强;
仅仅通过这两首诗,去完全展现神秀和惠能对内心的理解,也十分牵强;要不是有神秀和惠能的故事作为补充,这两首诗本身很难引起纷争。
今天,咱们通过内心本质来看看这两首诗,究竟有多大差别。
惠能的诗是基于神秀的版本来完成的,所以这两首诗很相似。
在禅宗的历史上,有神秀的渐悟和惠能的顿悟之争,这个争执并非来自神秀和惠能本人,而是各种陷于是非的旁观者,他们并没有彻底领悟内心,反而被文字所扰,让这种纷争变成了传言。
在「六祖坛经」中,惠能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这句话已经十分清晰的解释了人对渐悟、顿悟的误解。
(法本一宗,人有南北。)
回到这两首诗,从正念来理解,没有对与错,没有高与低。
惠能的版本谈到了内心的本质,那就是内心的烦恼都是人类的意识被污染所致,这种污染包含各种影响,也可以说是各种判断、偏见和经验,等等;
若彻底清空内心,即清空各种偏见、影响,那内心就会恢复寂静。
这里我们要看到的是,若内心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它本来就是寂静的,也正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但惠能没有谈及如何彻底清空内心,因为每个人清空的方式不一样。这和我们常说,冥想没有固定的形式,如出一辙。
「即刻清空内心」,在字面意思上,可能会被误解为顿悟;但其实,「顿」不是瞬间,只是量变到质变的转折而已。量变即神经回路的调整,质变就是各种“开悟”。
神秀的版本更侧重的是操作层面,特别适用于一直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人,意识每天都在被污染,需要不断的修心,来抵抗这个不良影响,让内心回归平静。
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似乎在暗指各种的想法、假设、意识形态也是内心的一部分,字面上,恰好与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相悖,但语言上的矛盾未必是真正的矛盾。
「时时勤拂拭」分怎么看。若一个人理解了内心本质,那这种「时时勤拂拭」的操作就是不断的清空内心,加强正念的思维回路,让内心保持寂静,这跟惠能的版本是一致的。
但若一个人没有理解内心本质,那「时时勤拂拭」就是各种小小修补,让情绪平稳,获得短暂的平静,但内心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忙于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来实现情绪稳定——这样一个肤浅的目标;而不是去解决人生的困惑,和由此带来的混乱。
从神秀的诗,来理解惠能的诗,可能还需要费一些功夫,来理解内心的本质;
若领悟了惠能的诗,再来看神秀的版本,也有说得通的地方,这也体现了理解本质之后的一种包容性。
惠能和神秀生活的时代跟当今很不一样,现在互联网、媒体如此发达,人手一部手机,各种影响和交互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的意识受到了很严重的污染,「时时勤拂拭」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若不理解内心本质,理解想法的整个构架,不去彻底的清空想法,很难想象仅凭小修小补,怎能应对当下如此严峻的内心考验。
说到最后,最重要的不是理解这两首诗,毕竟只是文字;最重要的是去理解内心世界的规律,不被任何的形式框限,文字也是形式。
分享者Cico,内心探索者,禅者,正念冥想传播者,曼谛悟思/Mindiverse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