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浩如烟海,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佛陀教法的凝结,也是佛弟子依止和修行的指南。佛陀所说诸法,由其弟子阿难尊者汇集并编定,以留传后世。佛陀涅槃之时,告诫弟子要以法为依、以戒为师,作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诵经念佛自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佛教“三皈依”里有唱到: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经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智慧,它帮助众生远离愚痴,破迷开悟。“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佛法救度了我们的心,远离了烦恼痛苦和执念,活出了自在洒脱人生。世人之所以烦恼,是因为习气业障重,又没有智慧。佛陀曾说过,一切众生皆具有佛性,只是因为贪著妄想而不能证的,佛法就是帮我们开悟的,去浊显清,明心见性。佛教中的经典非常多,本文就其中最著名的5部,与大家分享。
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简称《心经》,是佛教入门必读,也是佛教诸多经典中篇幅最短的一部经,全文只有个字,言简意赅,容易诵读,也容易理解。它是大乘佛法教义的总纲要,是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般若”的意思是智慧,“波罗蜜多”意为“度”,即“到达彼岸之上”的意思,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心经”在渡心、净心、静心,心净则智慧生。每当我心中烦恼的时候,我都会选择在心中默念“心经”,或者手抄“心经”,让自己身心安定。
“心经”开篇便提到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中的“观自在菩萨”指的就是究竟清净、究竟自在的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由唐朝玄奘法师所翻译。“心经”中有许多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句,比如“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等等。“心经”是《大般若经》的心髓,以空性为主,对大乘佛教影响深远。
二、《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简称《金刚经》,经名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能够修持此经,成就金刚不坏之本质,悟透其中佛理,脱离三界,圆满智慧,到达苦海彼岸,即可成就如佛一样的无上正等正觉,开悟成佛。如今社会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后秦鸠摩罗什所翻译的,也是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凡是学佛者没有谁没有听说过该经的。
《金刚经》中也有许多名句意义非凡,比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等等,都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并不主要讲“空性”,而是“无相”,不执着任何名相,也就不会生分别和是非,也就能断烦恼。
三、《大佛顶首楞严经》
简称《楞严经》,是佛教极为重要的经典,佛教许多高僧大德都会为大众宣说此经,佛教亦称此经为“开悟的楞严”。《法灭尽经》中说道:末法时代,若“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也就跟着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就是说只要楞严经存在,就是正法所在。楞严经中包含着佛教中最长也最经典的咒语——楞严神咒,佛门里说,这世界上只要有一人诵楞严咒,佛法就不会毁灭消亡。
四、《妙法莲华经》
简称《法华经》,为佛陀释迦牟尼佛晚年所说,向世人开示一切众生不论贫富贵贱,皆可成佛。“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寓意“妙”在何处,一是花开结果,二是如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三是内敛不露。佛门中以“成佛的法华”来说明此经的功用和重要性。
五、《大方广佛华严经》
简称《华严经》,它是佛教华严宗的立宗之经,是佛陀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大菩萨所宣说。提起华严经,就必须要说一下佛教里著名的“华严三圣”,又称“释迦三尊”,分别为中央释迦牟尼佛,左右两胁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是华藏世界的三位圣者。佛门中以“富贵的华严”来喻指此经的贵重。
除了以上5部佛经,大乘佛教经典还有很多,希望大家能够多多诵读,增福纳慧,不断增进法身慧命,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愿正法久住、利乐有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