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人,真正悟通了,百事可成 [复制链接]

1#

易说杂谈之五

以前读旧书,书中讲到一个修行人的故事。

他跟随师傅,用心修行多年,始终不得悟。有一天,他在菜园里劳作,松土时随手把一块石头扔到旁边。啪!地一声,石头落地上的一瞬间,突然悟了。

当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随便扔一块石头,都能悟?后来,自己有了类似的经验,才恍然大悟。

借此机缘,写成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一个人,真正悟通了,百事可成。

1、开悟,是从99.99跳到的一瞬间。

从传统来说,开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渐悟,以神秀为首的北派;另一种是顿悟,由六祖惠能而来。

神秀作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的偈语,则广为流传: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们师从一个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其实都优秀。只是境界有高低罢了。

开悟,是从99.99跳到的一瞬间。

惠能的境界,已经跳到,所以他作的偈语,大家读来,都认为高明。

神秀的境界,是无限接近,也许是99.99,虽然他终生刻苦用功,也是五祖身边最优秀的徒弟。

可“悟”这件事,通了,就是通了;没通,说不过去。

所以,五祖半夜时分,悄悄地让他们眼中的一个外人——惠能,继承了衣钵。

2、觉悟的人,内心定得住。

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那个修行人,随便扔一块石头,就能悟?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修行力,已经达到99.99的临界点了,这个时候,只需要一个契机,就可以跳到。

这个契机,可以是任意人、事、物。

可以是扔一块石头,可以是看一朵花开,可以是师傅突然打一棍……机缘是任意的,而那99.99的积累,却是实实在在的基本功。

若没达到临界点,你扔多少块石头,都不会悟。

每个人,都是茫茫大海的一叶孤舟。

你不要以为,生活在人群中,每天工作,忙碌着,热闹着,你就不孤单。

恰恰相反,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感到孤单,所以才靠忙碌和热闹,去填补空缺。

当一个人,夜深人静,面对自己的时候,孤单会如影相随。

有一种情况,不会感到孤单,那就是有定力的人。

一切修行,不过是修一个“心”字。心静,则定;而后,可见天地。

有定力的人,喜欢独处,他们与天地同步,其乐自得。

无论你上班,还是养老;无论隐居,还是创业;每个人,都需要稳住自己,训练自己的定力。有定力者,平平稳稳走天下。

3、一个人,真正悟通了,百事可成。

一粥一饭,上班打卡,商谈业务,扫地做饭,补习作业……一切事情,都存在觉悟的契机。

悟通以后,无论做什么事,你的心境,都不一样。

事情再难,压力再大,心定下来,不急不躁,不慌不忙,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冤屈再大,诋毁再狠,心定下来,忍辱不惊,不患得失,总能等到化解的契机。

禅宗言,一心一意,百事可成。

定得住自己的心,才可以一心一意。

我们每一天,都被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冲击,把注意力分散了,心定不下来,做不到一心一意,信念不坚定,所以做事难成。

悟通了,并不是一劳永逸。

而要继续勤勉。因为人的惯性力量,和集体潜意识的惯性力量,非常强大;你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走自己的路,做自己的事,朝着目标努力,矢志不移,功到自然成。

读完这篇文章,感到受益的朋友,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