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直觉提升到觉性(三)
智力的基本功与禅法
朱清时
(.8.21)
禅法提高知觉的专注、清晰、敏锐和准确度,它们是智力的基本功。不涉宗教。
1.什么是智力?/2.禅法是什么?/3.内观和白遍/4.观想法门/
5.音声法门与顿超(脱嘎)/6.禅法如何提升智慧?
1.什么是智力?
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为了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人类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智力。
什么是智力呢?现代人几乎把知识当做智力的同义语,这是一个极深的误解。智力是大脑产生智慧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知识告诉你遇到什么事该如何做,然而智力是当知识-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无计可施”)时,你需要的应付能力。一般动物也有智力,面临一些罕见而新奇的情况,进化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动物就会即刻动用自己的智力。
“一流的厨师会把各种配料有趣地组合起来而让我们目瞪口呆,因为我们从来不会想到这些配料竟然会混杂在一起。诗人特别善于词语的排列,这种排列所产生的富有感染力的涵义使人折服。”
举唐代诗人李贺的“鬼才”为例。他的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之中,每个词都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然而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样组合它们。李贺想到了,就创造出异乎寻常的意境和感染力。
在漫长的时期里,古人在提升智力上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禅法是这些经验的集大成者。
2.禅法是什么?
“禅似个什么?”
在瞿汝稷著《指月录》卷28中,蕲州五祖法演禅师用一个故事来解释禅法作什么用。
“我这里禅似个什么?如人家会作贼。有一儿子,一日云:我爷老后我却如何养家?须学个事业始得。遂白其爷。爷云:好得。一夜引至巨室,穿窬人宅开柜,乃教儿子入其中取衣帛。儿才入柜爷便闭却复锁了,故于厅上扣打,令其家惊觉。乃先寻穿窬而去。其家人即时起来,点火烛之。知有贼,但已去了。其贼儿在柜中,私自语曰:我爷何故如此?正闷闷中,却得一计,作鼠咬声。其家遣婢点灯开柜,柜才开了,贼儿耸身吹灭灯,推倒婢走出。其家人赶至中路,贼儿忽见一井,乃推巨石投井中,其人却于井中觅贼。儿直走归家问爷。爷云:你休说,你怎生得出。儿具说上件意。爷云:你恁么尽做得。”
大意是:有一老一小贼两个贼。老贼年纪老了,有一天,他的儿子问他:“爸爸!您老了,告诉我养家的法子吧!”老贼答应了。一天晚上,老贼就把小贼带到一富人家,挖了一个洞,进到屋里。将一个大柜子的锁打开,叫他儿子进到柜里取衣物。等儿子进柜他又把柜子锁了,并且敲打出声,让富人家警觉,自己却穿墙跑了。这家人立即起来点灯看。知来贼了,但已走了。这时锁在柜子里的小贼,不晓得他父亲什么用意,只想怎样才能逃出去,于是就学老鼠咬衣裳的声音。一会儿,丫环掌灯来看衣服。刚一开柜子,小贼一跃而出,一掌把丫环打倒,把灯吹灭,竟逃走了。富人家发觉后,又派人直追。追到中途,这小贼急中生智,把一块大石头抛在井里,追的人去井里找贼。他自己回家去了,问他父亲为什么把他锁在柜子里。他父亲只问他怎样出来的。他把经过说了之后,老贼便说你此后不愁没有饭吃了!”(参考)
法演禅师用这个故事说明,禅法的重点是产生智慧,即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他的禅就是像这小贼能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禅法不教你知识和技术,如何让人生出智慧呢?其实,禅法教人进行基本功训练,提升知觉的能力,从而遇事能看清楚,自然能找出办法,而且“心思慎密”,就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那么什么是知觉的基本能力呢?
知觉的基本能力
在《列子》“汤问”中有个“纪昌学箭”故事。纪昌为了学箭,用牦牛毛系着虱子悬挂在窗户上,练习看。十天过后,虱子在纪昌眼中渐渐变大;三年之后,感觉像车轮般大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一箭射向虱子,正穿透虱子中心,而拴虱子的毛却没断。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只学知识和技术,更要练好基本功,就是要提高自己知觉的专注、清晰、敏锐和准确度。当纪昌在三年之后感觉虱子像车轮般大时,整个知觉都提升了,看周围其余东西,都像山丘般大。这样才能觉知事物将动而未动之际的“几微”状态。在知觉的这些基本功中,最基础的是专注力。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里有一段黄龙宝觉心禅师的话:”草堂侍立晦堂。晦堂举风幡话问草堂。草堂云:“迥无入处。”晦堂云:“汝见世间猫捕鼠乎?双目瞪视而不瞬,四足踞地而不动;六根顺向,首尾一直,然后举无不中。诚能心无异缘,意绝妄想,六聪寂静,端坐默究,万不失一也。”
晦堂是黄龙宝觉禅师,名祖心。他让学生(草堂)想象猫捕鼠的情景,然后说,只要真正做到心无杂念,六根寂静,全神贯注,做事就才万无一失。其实我们现在知道,当运动员、音乐家、科学家或象棋大师全神贯注于他们钟爱的活动时,就可能把能力发挥到极致。这是现代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心流(flow)”的状态。
禅法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谈专注力。
《修行道地经》谈专注
公元年竺法护译的《修行道地经》卷三“劝意品第九”中,讲了一个说明禅法的用途的故事。这里为了节省篇幅,采用中的简述,希望有兴趣者阅读原经。
有一个国王,想找一个辅臣。选得一个聪明博达名德具足的人,“王欲试之欲知何如”,先说要杀他,经人解说,于是要他用一个盘子,盛上满盘子油,从北门到南门外二十里路的园子,不准滴出一滴,否则杀头。这个条件,很不容易做到。他走到路上,有他的父母、妻子哭他,他没有看见;有顶美的女人,从他身边走过,看的人不知有多少,他没有看见;后来忽然又来了一个疯象,吓得满街的人乱跑乱跳,可是他一心一意在盘子上,仍然没有看见;不久又遇到王宫失火,一时救火抢火,闹得纷乱不堪,并且在殿梁上的一巢马蜂,被火烧出,到处飞着螫人,这人虽然被螫了几下,可是始终没有感觉到,仍然专心致志地捧着油盘往前走。最后,他竟达到了目的地,一滴油也没有滴下来。于是国王便拜他做宰相,以为一个人做事,能够这样专注,便是须弥宝山,也能锯断,何况其它!
在原经中,这个故事最后说“修行道者御心如是”,就是禅法教人如此驾驭心。禅法把专注力称为“定”,由定可以通向智慧,即“由定生慧”。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禅法,最后做点讨论。
3.内观和白遍
内观
在阿育王时代,佛教传入锡兰。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锡兰的大寺派将口传的三藏经典以巴利语写出。后来传至东南亚各国,发展成为南传佛教,也称上座部佛教。公元5世纪时,当早期的三部禅经在中国出现时,印度僧人觉音来到锡兰大寺,整理注解巴利三藏并作撰述。覺音尊者的《清淨道論》,講述了上座部佛教的修行方法和理论。这些禅法需要连续不断地观察五蕴、六处、六界等的无常、苦、无我的现象,或随观集法及灭法,并且把观察渐次地引导由粗略到细腻。
“内观”是对自身实相作直接体验和如实观察的技巧,是通过观察自身的真正面目,来净化身心的过程。“内观”的巴利語“vipassana”是由“vi”+“passana”構成的,“vi”有“跳出來”之意,“passana”是動詞“看(passati)”的完成時形式,所以“内观”一词的原意是“跳出来的觀察”,强调需要跳出自身的束缚,才能观察自身的真正面目(“如实认知”),以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把它照汉语字面上理解为“向内的觀察”,就失去了“跳出来”这个关键动作。内观开始时,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知觉渐渐变得清晰和敏锐之后,接着观察身心不断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
把内观与认知心理学和知觉心理学比较可以发现:“禅修者只要持续观照自己的内在心识。比如说,禅修者可以专注于某个客体,如呼吸。随着他的专注变得更加稳定,注意力就不会游离,禅修者缓慢地扩展觉知的范围,扩展到对“心识之流的现象变化”的当下觉知上面。随着他的熟练,他开始能更快速地觉知到现象的生起,有时快速到他没有觉察到太多内容,而是觉察到现象当下生灭的过程。他有时能体会到“特定视觉、听觉或其他知觉模式”的停止运作,并且继续觉察现象当下生灭的过程。他在特定对象的知觉形成之前,可以先觉察到组成这些对象知觉的众多刺激。这些变化代表入定的开始。”总之,只有当知觉足够专注清晰和敏锐,才能捕捉到快速变化的当下心念。(丹尼尔-布朗,杰克-安格勒,见《意识的转换》,威尔伯等著,p-)
《清净道论》中介绍的这种训练系统中,有四十个修定的对象,称为四十种业处。这里以其中的白遍作为例子,来看这种修习方法的具体细节。
白遍
《清净道论》“说余遍品”讲到了白遍,但内容简略没有细节。这里我们选用马欣德尊者的介绍(见网络)来讨论。
先找一块白布或白纸,将它裁剪成一个直径大约为手掌大小的正圆型,将它贴在黑色或深颜色的布上。找一个安静、没有干扰的地方坐下来,面对着白色的圆相(该圆相叫“遍作相”),微微地张开眼睛,注视着白色遍相,不要注意纸本身,也不要注意纸的硬软,只是注意它的颜色就够了,而且颜色的范围正好是这个圆相。心中专注地想它为:“白、白、白……”。
当你睁开眼睛看此遍相,它是一块白色。如果闭上眼睛,这个白色的圆相就变成黑抹抹的一团东西,这说明你还还没有足够的定力。坚持训练,直到闭上眼睛后,刚才看着的白色遍相已经可以呈现在意识中了,这叫做“取相”。然后继续闭着眼睛,心中专注地想它为:“白、白、白……”直到白色的圆相可以在意识中现起。如果白色的遍相又消失了,则再张开眼睛注视面前的白色遍相,心中专注地想它为:“白、白、白……”然后再闭上眼睛。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取相成功。
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直到白色的遍相可以在整个打坐期间不消失。这时,你会发现这个白色的遍相已经超越原先用眼睛所看到的那个白色外相。相比之下,外在的白相已显得很粗糙了。呈现于意识中的白相就好像在中秋夜里的明月那么明亮,甚至会发现它比十五或十六的月亮还要皎洁、洁白。继续专注这个白相,随着定力的提升,它会变得越来越纯洁,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清澈,这个阶段称为“似相”。
以后持续地专注于遍相上,不断地想它是「白、白、白……」,一直到你可以专注在白色的相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如果那个时候你的心是不动的、没有盖的、没有任何杂念的,那么就是证得了初禅。
4.观想法门
佛陀的根本禅法是“四念处”,随后的各种禅法都是它的推演和發揮。佛法大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传入中国。早期的禅法书中,有三本重要的禅经:公元年竺法护的《修行道地经》、约公元年鸠摩罗什的《坐禅三昧经》和约公元年佛陀跋陀罗的《达磨多罗禅经》。它们都讲了“数,随,止,观”的安般念。后来天台宗用“止”来包括安般念的前三步,并把“观”的含义推广,到包括智慧思惟。佛法重智慧,故“观”为极重要的一步。天台宗的开山祖师智顗大师说:“修观者,于定心中,以慧分别。”“观相既发,心缘观境。”
“止观”的道理博大精深,本文由于篇幅限制,下面只选几个具体案例。
鸠摩罗什观想法
《坐禅三昧经》讲观想方法:“若初习行,令往观佛像,相相明了,一心取持,还至静处,心眼观佛像,令意不转;系念在像,不令他念。如是不已,心不散乱,便得心眼见佛相,光明如眼所见,无有异也。”
鸠摩罗什还在《思维略要法》中讲“观佛三昧法”:“人之自信无过于眼。当观好像便如真佛,先从肉髻眉间白毫下至于足,从足复至肉髻,如是相相谛取。还于静处,闭目思惟系心在像不令他念。若念余缘摄之令还,心目观察如意得见,是为得观像定。当作是念,我亦不往像亦不来,而得见者由心定想住也,然后进观生身便得见之,如对面无异也。”
换言之,这种方法是:面对佛像,如同面对真佛。从头上肉髻、眉间白毫开始,一直到足;再从足到头,仔细观察佛像,牢牢记忆。然后到静室,闭目观想,专心于心中佛相,不令他想。如果出现杂念,则要把心收回。直到观想到心中的佛像历历清楚,好比在眼前。在做到这点之后,在进一步,把呈现于心目中的那个佛想象成就是释伽牟尼。观想他在菩提树下成佛,观想他在鹿野苑讲法,等等。
随后的藏密进一步发展了观想法。
藏密观想法
在八世纪左右,晚期佛教的大乘密教才在印度兴盛起来,传入了西藏。观想是藏密的一种主要修行方法。
藏密观想的方法很多:(1)因字观想,观梵文或藏文;(2)因事起观,观气、观脉、观明点如月轮、莲花等,特重人体气、脉、明点之修持;(3)因法起观,有慈悲喜舍观、平等观等;(4)因人起观,观想诸佛菩萨、本尊及上师等。实际上,藏密观想大多是因字、因事、因法、因人的综合,一齐观想,融贯其中。这些观想大致都有三步:一是先观想一个模糊的全体,再使之渐为清晰;二是先观想形象的部分,后逐渐使之整合;三是长时间观察对象,直到闭上眼睛后,这些形象还能长时间清晰地出现在意识中。
“康藏各派的密法,算起来有几千种。”“一般是选择一两种与自己最相应的法来修持,持之以恒,才能成就。初修者应该从仪轨简单,容易起修的法开始,仪轨太繁琐,初修的人往往不易观想,观想不清楚,就不能得到定,而无定则无法生出般若智慧,因此也就难以获得成就。”(《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邢肃芝[洛桑珍珠]口述,张健飞杨念群笔述)这段话讲出了所有观想法门的关键,都是要观想清楚才能进入禅定,进而由定生慧。观想清楚需要知觉的专注、清晰和敏锐度达到要求的水平。
不难看出,百遍与观想的训练过程相似,都有两步。一是“取相”类似于“仔细观察,牢牢记住”;二是“似相”类似于“清楚观想”。白遍与观想都是用“眼根”的训练。下面再介绍用“耳根”的禅法训练。
5.音声法门与顿超(脱嘎)
耳根圆通法门
《楞严经》中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具体方法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意思是,把注意力从专注外面的声音(“出流”),转向专注于自己的那个能听的东西-闻性或听觉(“入流”)。久而久之会出现“亡所”,就是不再注意声音了,进一步连你在注意这个的状态也被忽略了,就处在了无念、无相、一念不生的“寂”的状态。动、静这两种相都不生了。这种清净境界渐增,闻性这种闻的能力也没有了。闻性既然尽了,就无所住,连有所感觉这个觉悟的心都空了。最后“空”也没有了,真正的寂灭就现前了。
这个法门的关键两步,一是“入流亡所”,就是专注于那个能听的东西,而听不见外面的声音。这样不仅需要极强的专注力,还需要具有极高的清晰度和敏锐度,才能找到“闻性”以便抓住它;二是“所入既寂”,就是进一步把你在注意这件事也忘记了,进入无念、无相的“寂”态。
顿超(脱嘎)
大圆满法中有一种的顿超(脱嘎)法门,是既用耳根又用眼根的综合训练。
眼睛睁开,耳朵听各种各样的声音:说话的声、房间里各种各样的声音,再仔细听身后窗外的声音。聽要剎那不斷,一直在听,细细的听。眼睛自然而然,眼珠不动,眼皮不眨,眼睛散开,眼睛上下左右都顾及到。在这个状态的境界里,你认知了一些很微细的变化差别。安住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念头不迎不拒。念头来了以后,自然而然,自己消灭。眼睛看各种各样现象,耳朵听各种各样声音。但是眼睛看,视而不见,不专注;耳朵听,听而不闻,不跟声音跑。这类同上面的“亡所”状态。
这是虽然都知道,但是哪个也没专注。各种各樣的相,我没专注;各种各样声音,我沒专注;各种各樣的念头,我也没专注。所以就在这个境界里头,一切都无所成立。这就是空。但是我当下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各样现象,却了了分明。这个在《金刚经》里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就是你的觉性,就是大圆满状态。
这个训练方法仍然包括“入流忘所”和“所入既寂”两步。
6.禅法如何提升智慧?
以上介绍的观想、白遍和音声法门,尽管形式不尽相同,但它们的训练过程都包含两步:一是专注、清晰、敏锐地观察对象(图像、颜色、声音),并牢牢记住进而入定;二是随着定力进一步提升,出现“跳出来”观察的“空寂”境界。
下面我们参考一些现代的科学知识,来理解这些过程。从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
画出一美元纸币
有位科学家进行过多次这样的课堂实验:首先找一个学生上台,让他在黑板上“尽可能详细地”画出一美元纸币的样子。画完之后,用一张白纸盖住,然后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一美元纸币贴在黑板上,让他她照着再画一张。完成后,揭开第一张图上的白纸,让全班讨论两幅图的差异。出乎意料,尽管他早就见过不知多少回一美元纸币,但没有实物时画的图,比照着实物画的图糟多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大脑中没有存储器
在显微镜下,大脑包含千亿个神经元细胞,它们通过乱麻般的触突连接起来。神经元之间通过触突传递信号(电锋和化学递质),每个意念都是这些神经元的一次整体活动。不同的意念对应的神经元整体活动的组织方式不同。
在神经元细胞里不可能存储记忆。脑科学告诉我们,即使是最简单的记忆也要动用大脑的多处区域,有时还会用到大片区域。我们学会唱一支歌或记下一首诗,不管是歌还是诗都没有存储在大脑里,大脑只是按一定的方式对神经元链接组作出了改变,让我们能在一定情况下通过神经元联想唱出这支歌或背诵这首诗。
我们对外界做出反应时,只需大脑能按某种合理的方式变化,让行动结果符合经验即可。因此,没有理由认为两个人会对同一段经历做出相同的变化。如果几个人去听同一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音乐会,每个人脑内发生的变化就会和其他人脑内的变化完全不同。且不管这些变化是什么,它们都建立在我们各自独特的神经结构中,而这个结构则由我们各自的过往经历发展而来。
禅定提升知觉能力
一美元纸币的图像并没有存储在大脑中。我们的大脑只能想象一美元纸币的样子,也就是至少在某种程度上能重新体验看到它时的情形。想象的图像就是在脑海中出现一个不在眼前的对象,它一般地远没有真正看见时的观察准确。然而,特殊的训练可以令你的观想准确。
人脑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神经元细胞之间的某些新连接会建立,另一些旧连接会减弱或消退,原则是“用进废退”。“纪昌学箭”这个寓意故事讲的是个真理。长期弹钢琴、拉小提琴、学习外语,可以改变特殊脑区的构造和功能。钢琴家通过练习让自己的协奏曲演奏更加熟练,而无需用某种方式将乐谱吸收进脑子里。长期的训练使杂技演员和运动员的大脑改变,产生常人没有的能力。
在观想、白遍和音声法门这些禅法训练中,由于长时间专注于某个颜色、图像或声音,就可能像演员和运动员那样,训练使大脑改变,产生过去没有的能力。不仅使知觉的专注、清晰和敏锐度提高,还可能进入新的意识状态。
在进化中形成的人的意识状态,是以有利于个体的生存繁衍为中心的。这是“丛林时代”的意识状态。人类文明之后,这种意识状态已不和时宜。禅法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把自己的意识转换到佛陀的意识状态中去,如佛陀那样站在宇宙整体的高度来思考和应对一切问题。这可能就是“跳出来”观察的境界。在这种境界才能达到准确认知-“如实认知”。各种不同的人类文明都探索过这种境界,例如阿道司-赫胥黎在《知觉之门》中说的“MindatLarge”。限于本文篇幅,以后再继续讨论此问题。
《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威廉·卡尔文著,杨雄里梁培基译;
[2]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胡适卷,主编:麻天祥,武汉大学出版社,第1版。
转自“朱清时先生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