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是名,乔达摩是姓,大约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
他本是一位印度王子,后来出家修行而立教派,因为他所属的部族是释迦氏,信众便称其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贤哲"。
因为是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在中国佛教又被称为"释教";又因为释迦牟尼被后世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民间信仰佛教的人常称其为佛祖或如来佛祖。
清代《释迦牟尼像》清代姚文瀚绘《释迦牟尼佛轴》
(注:第一图中释迦牟尼佛下面站立的是大弟子迦叶和二弟子阿南;第二幅图中释迦牟尼右手手势为常见的“触地印”,让大地地神见证自己是如何证道的,是成佛时结的印,又名“降魔印”)
佛教自东汉"白马驮经"传入中土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唐朝达到顶峰。
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法相唯识宗、律宗、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开山立派,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禅宗。
唐僧取经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历史上唐玄奘去印度取经,主要取的是唯识宗的经典。但他取回来的经典很快就被束之高阁,后来还失传了。千辛万苦才取来的真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命运呢?
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水土不服",普通大众很难接受或接近唯识宗,因为唯识宗经典中多术语,一般人看不懂,修行又讲等级,步骤很复杂,难实践,所以它更偏向于专业人士的修行,属于印度佛教的修行方式。
明代丁云鹏绘《白马驮经图》
(注:东汉西域白马驮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初置白马寺。后来,“寺”成为佛教的场地称呼。因此,洛阳白马寺号称“万寺之寺”——成为其他所有佛寺必须的参拜之地。)
与唐玄奘同时代还有一个和尚,叫慧能。
一般寺庙都会有祖师殿,如果祖师殿当中为达摩禅师,左侧为六祖慧能,那么说明这个寺庙就是禅宗一脉。
传说达摩禅师是将禅宗从印度带到中国的人,而慧能则是禅宗的实际创宗人。
一般佛教中只有记录佛的事迹或佛说法的典籍才能被称为"经",如《金刚经》《心经》等;弟子或后世信徒的阐释、发挥往往被称为"论",如龙树菩萨的《中观论》等。
禅宗有一部自己的经典《坛经》,主要记录的是慧能的事迹和讲法,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佛教典籍而被唯一称为"经"的,可见慧能的地位与影响。
《坛经》记载,慧能有个师兄叫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他写的。看完神秀所写,五祖弘忍就想把衣钵传给神秀。当时在柴房春米的不识字的慧能也作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一看就知道慧能明心见性了,改传衣钵给慧能。五祖圆寂后,慧能接过衣钵创南宗,与神秀的北宗鼎足而立,南宗后来超过北宗,成为禅宗正统。
与"唐僧"相较,慧能为什么能把佛理发扬光大呢?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主张的修行与参悟方式更能吸引民众。
早在晋宋之际,佛学家竺道生受儒家"人皆可为尧舜",以及"穷理尽性"等思想的启迪,就有了"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和"顿悟成佛"学说。
到禅宗兴起,就完全否定了印度佛教那一套修行的阶梯层次,主张在日常生活劳动中顿悟成佛,所谓"行住坐卧,无非是禅","运水搬柴,无非是道",不讲外在形式,只强调内心觉悟。民众易于接受这个听得懂,且能实践参与的宗派,所以禅宗渐大。
禅宗提倡在日常生活中参悟,也契合了中国不主张脱离日常生活而寻求形而上的思辨的传统,所谓"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佛理可以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也是一切现象发生的解释依据。
禅宗承认现实生活,也就承认了现实存在的一切现象的合理性,所以它也深受知识阶层和统治阶级的推崇。正是上、下的合力推动,最终使得中国本土佛教——禅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见一些寺庙里面,释迦牟尼像两侧常站有两名弟子,即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这两位被印度禅宗分别视为初祖和二祖。
宋代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记载了佛祖拈花迦叶微笑的故事:
世尊释迦牟尼佛在讲法大会上,拈起一花,众人默然,只有迦叶微微一笑,佛法就这样传了。世尊认为迦叶得到了真传,就允许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创建一个分支,这就是后来的禅宗。后来迦叶又传阿难,代代相传,到菩提达摩东渡,禅宗就被带到了中国。
实际上禅宗完全是中国僧人独创的,只不过后来为了传承的必要,而附会到了迦叶、阿难身上,这样就为自己的宗派接上了正统。
《西游记》中唐僧到了西天灵山,领着唐僧去取经书的就是迦叶和阿滩(原型是阿难)。唐僧第一次取的经书是空白的,实际上正是表明了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
清人绘《西游记》
另外,禅宗祖师相传的凭证是袈裟和钵,所谓衣钵相传。
据说印度禅宗初祖迦叶传二祖阿难,就是将袈裟和钵给了阿难,让他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后来一直传到了慧能手里。《西游记》里唐僧要取经书,阿摊跟他要"好处",最后唐僧把紫金钵给了阿摊,这实际上反映的是禅宗的故事。
我们去一些佛教圣地,如雍和宫,你看迦叶和阿难的造型,就是手托着紫金钵,这本来就是人家的,唐僧相当于还给了人家。
宋以后的禅宗还融入了净土宗的一些理念。
净土宗等教派极力宣扬因果报应,宣扬"天国""来世"理论,认为人只要忍受苦难,通过苦难的洗礼,死后灵魂就能转入西方净土。那里没有任何痛苦,没有等级(这也是该派没有得到统治阶层推崇的原因之一,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他们的特殊地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后来净土宗又提出了二车儿品"等级,分出了三六九等),没有贫穷富贵之分,众生平等,这就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平民百姓找到了最终的归宿。
净土宗的修行也很简单,只要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南无"是致敬的意思。阿弥陀佛是领人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
明代吴彬绘《楞严廿五圆通佛像册》
(注:佛教称在空间上有横三世佛,即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此图中上下两佛像都是阿弥陀佛。上面的佛像,其手势,向下的手掌为“与愿印”,每当要帮助众生时,就结与愿印,向上的手掌为“无畏印”,可以喝退妖魔。下边的佛像,其手势是常见的“禅定印”。)
在《西游记》中,"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已经变成一个符号了。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天庭也能感应到。在凤仙郡,三年不下雨,后来孙悟空到了,想把这件事解决了。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日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善念,果然惊动上天,正是那古诗云:"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可见念"南无阿弥陀佛"成为了善念的表现。
《西游记》第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祖,孙悟空问他是谁,"如来笑道: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
这里其实混淆了释迦牟尼与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本是现实世界的教主,这里显然又把他当作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了,这同时也是把西方极乐世界具体化为一个在西方的世界了。
实际上,西方极乐世界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一个位于西方的地方,它是靠阿弥陀佛显现的一个世界。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如同我们说的某种平行空间。
禅宗则将其与东方世界对举,主张"即心即佛",慧能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西游记》中把如来与阿弥陀佛混二为一,把西方极乐世界作为现实存在于西方的一个地方了,如来佛也就成为这个地方的教主了。
老百姓读不懂经文,对如来佛祖的了解可能主要是通过《西游记》。
鲁迅说"释迦与老君同流",《西游记》中的佛祖形象,是三教合流之后的如来佛。
在民间看来,"孙猴子的本事再大,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最高统治者,菩萨、罗汉、金刚等都是他的手下,且后者之间也是有等级的,这实际也是一种本土化的影响。
佛与菩萨本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禅宗承认了现实世界的意义,也就认可了现实世界的等级秩序,进而民间就以人间的这种等级秩序去想象佛国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