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大乘般若部经典,全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同译经家所翻译的版本,全名略有不同。其中,尤以鸠摩罗什法师所译的版本,在信众当中流传最广。《金刚经》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与慧能祖师的弘扬不无关系。《坛经》中六祖说,他正是听闻有人诵此经,才会有所感悟,进而发心求佛。自六祖慧能开始,宗门中也以此经代替《楞伽经》,用以印证参学者所悟是真是假。
慧能祖师是听五祖讲“无住生心”而言下大悟,写本文的缘起,也是因为读到一则与这四个字有关的公案。
唐代有位著名的德山宣鉴禅师,他俗家姓周,又善讲《金刚经》,所以世人称其为“周金刚”。德山禅师本为教下弟子,精研经律,并将自己对《金刚经》的理解著述成册,取名《青龙疏钞》。
他听闻南方佛教丛林,有人讲“见性成佛”,这与他所学三劫修福慧有出入,于是背着这部《青龙疏钞》一路行脚,打算参访名师。这天他走得又饥又渴,恰巧看到路边有个茶棚,并且有位老婆婆在卖烧饼。德山禅师前去化缘:“老人家,是否方便舍与我一张饼一碗茶,作为充饥的点心?”谁料老婆婆问他:“师父背的是什么书?”禅师如实相告。
老婆婆又说:“既然是讲《金刚经》,我且问你,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师父要茶点哪个心呢?”德山禅师被这“当头一棒”问得哑口无言,感觉羞愧难当,背起行囊一言不发地离开了。读罢典故,专门翻阅祖师的言教,在祖师大德的开示中,找到只言片语,特意分享出来,与同参共沾法喜。
其一,三心不可得。
三心者,过去、现在、未来。有过实修经验的善信,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不管是参禅还是念佛,功夫不到家时,一支香下来,我们总是在心猿意马。或者留恋于过去的事,前一念的事,这些都属于过去的心;或者沉溺于对外来的幻想,下一念的事,即为未来心;亦或者在坐禅时,心中想着渴了、饿了,这些属于现在心。
祖师有言,这些生生灭灭的意念,就是我们的妄想执著。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外境总在成住异灭,意念也是如此。世间万有都是缘起性空,你若执以为真,执以为实,执以为常,就上当了。正如二祖“心不安”,前往达摩祖师座下请法,最后却发现“觅心了不可得”。
其二,无住生心。
那么,心不在过去、现在、未来,它在那里呢?《金刚经》告诫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住于色生香味触法,心就会被这六尘欺障碍。相是虚妄不实的,执著于它,便离“本来面目”越走越远了。
如果用慧能祖师的话对这四个字做注解,就是那首著名的开悟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参禅或者念佛时,紧咬住一个话头不松口,或者一声佛号专心系念,妄念执著就会减少,假如达到物我皆知,无住生心的境地,那么离佛经中所讲“根本智”的开启也就不远了。南无阿弥陀佛。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