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有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t52mall.com/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出家或在家修行的女性占有很大的比重,后世悟道的女性修行者也不乏其人。比如这位先行者,唐朝著名的女性悟道者无尽藏大师。在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右侧,有一座无尽藏庵,是省内最大的尼姑庵,始建于唐代,明末憨山大师与近代虚云老和尚都曾重建此庵。寺庙的正门上,挂着赵朴初题的“古无尽庵”匾额,挂匾下有一副对联:“明月清风无尽藏,悲风忍土有深缘”。大殿后墙嵌有一块刻着无尽藏画像的石碑。无尽藏比丘尼俗姓刘,广东韶州曹侯村人。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年),六祖从湖北黄梅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处得法,为逃避觊觎衣钵的人,一路逃到韶州曹侯村,受到当地儒士刘志略居士的厚待。无尽藏比丘尼是刘志略居士的姑姑。在《六祖坛经.机缘品第七卷》中记载,无尽藏比丘尼正在读诵《大般涅槃经》时,六祖惠能大师就近听到经中奥妙,就问无尽藏:“师姑念的是何经典?”尼说:“大般涅槃经。”六祖说:“善哉!善哉!”尼问:“客官也爱诵佛经?”六祖说:“爱诵,爱诵。”于是尼姑就执卷问字。六祖说:“字则不识,义则可解。”尼说:“不识字又何能解义?”六祖说:“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尽在自性中。”于是尼姑念一段,就要六祖解一段。六祖言简理当,解得十分深切达透。尼惊讶无比!无尽藏就到处找村里德高望重的高人们做宣传:“来到我们这个地方的那位必是个有道之士!我们一定要请他留下来,并供养他”。同时,无尽藏也把这事告诉了侄儿志略。她对侄儿说:“此客非凡人,肯定是个道者。他连文字都不认识,却能精通经义,少有,少有!”志略一开始似信不信:“居然有这种事?我今晚与他聊聊,试探试探他。”当晚,志略与惠能同房相坐。志略说:“听姑母讲,客官乃是个大知识者,今日有幸,请客官赐教。”六祖说:“不敢不敢,贫客路过打搅主人,实已为难,何能过奖?”刘说:“客官不用过谦。能得大知识指教,实是难逢。请客官讲讲儒释两家到底有相通否?”祖说:“有通,有不通。”“何为有通?”祖答:“稍举几例。儒论中庸,佛讲离执,都是要大家做事也好,思虑也好,不要偏左偏右,去两边,执中道,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无不过,也无不及。儒谓五常,佛持五戒。以仁者不杀生,义者不盗窃,礼者不邪淫,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儒论忠孝,佛论慈悲。通者,多也。”“那什么又是不通呢?”祖答:“儒拾果,佛栽树。”刘说:“实不解,请开悟。”祖解说:“凡人尝果,不进口不知其味;不下肚不知其性。佛家栽树,定植利根。果为后,树为先,果为末,树为本。善根必结善果,恶根必结恶果。前因后果,如是殊途。故此,佛不种恶因,自然不会自吞恶果。”刘志略听后十分感悟,于是遍告村中父老,远近村民都知道曹侯村来了个有道之人,都竞相来瞻仰礼拜惠能大师。因为附近有座宝林寺,从隋朝末年被战火毁坏,一直荒废在那,时曹武侯玄孙曹叔良等村民速将宝林寺修理清扫,拥戴这位客官进驻寺庙。随后,众人又在宝林寺旧基上重新建造寺院,请惠能住持,为村人造化。这就是后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华寺。惠能大师驻锡于宝林寺时,无尽藏拜他为师。尼向祖师请教佛法,惠能大师说:“释迦如来菩提树下证悟,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法本不向外驰求,自性本自具有,这是佛法的最高境界,第一义,当下即是。”无尽藏听罢,没有彻底明白。六祖告诉她说,你应该云游四方,通过修行来消除内心的疑惑。无尽藏比丘尼听了师父的话,开始了云游之行。她芒鞋衲衣,矢志参悟,努力不停,足迹踏遍南方五岭的山水庙宇,遍访大德高僧,请益佛法。通过不断的行脚修持,无尽藏比丘尼对佛法的见解日趋圆满。几年以后,无尽藏比丘尼结束了行脚参学,回到了曹侯村山涧寺。尼师归来之时,恰逢隆冬季节,寺中几株苍梅傲雪怒放:天地苍茫之间,一缕春意盎然。见到此景,无尽藏尼师豁然大悟!当下口占“嗅梅”一偈: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无尽藏比丘尼悟道以后,请六祖惠能大师印证,后来无尽藏比丘尼成为六祖惠能大师座下尼众的领袖。(此段摘录了宣化上人对无尽藏大师的介绍,内容出自宣化上人的著作《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无尽藏比丘尼,认真用功,一天到晚,都是念经、研究佛法,总也不懈怠,是这样一位比丘尼。所以她现在还是真身,她的肉身并没有坏。临终的时候,也是坐着往生;往生后,过了几年,身体还一点都不坏,也没有臭,也没有烂。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有修行。她尽用功修行,没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虽然是肉身,就变成金刚不坏身,所以坐着就往生了。到现在,无尽藏比丘尼的真身,还在曲江一庙上,庙的名字我忘了;不过我见过无尽藏比丘尼的肉身,非常庄严,非常之好。”)(此段摘录了星云大师对无尽藏大师“嗅梅偈”的解读,内容出自星云大师的著作《千江映月》:“这首诗偈是唐朝无尽藏比丘尼的大作,主题是说:世人都在心外求法,用眼睛追求声色美,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每天都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迷魂失魄。而禅师们却只要一闭眼睛,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心中了。「终日寻春不见春」,我们想看看春天的景色,春天在哪里?春天就是我们的佛性、真如、真心。「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果我们一直追求真如佛性,而一直茫然找不到,归来时偶然看到窗前园里的梅花已悠悠盛开,呵!原来春在枝头已十分了!这景象就像描写赵州禅师的一首偈语:「赵州八十犹行脚,只因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自己是在我们心中,如果你能有肯定地说「我找到了!」那就很妙了。找到什么?我找到了自己,我找到了本性,能把自己找到,认识了自己,这是很不容易的。世间上的人,不认识自己,常常愚昧、苦恼,多么可怜!你能够认识自己,就不会去心外求法了,因为心外无我,心外无法,心外没有世界!无尽藏比丘尼的这首偈语,是告诉人们「我找到了自己」,颇有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