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法海寺内无法海,皇家壁画有佛国,北京法 [复制链接]

1#

展厅外矗立着古老的石经幢,可谓是历史的见证者,建于明正统四年(公元年),上刻梵文经咒。祖师殿对面的伽蓝殿变成三号展厅,介绍各种矿石如何作为壁画颜料的。殿外也有石经幢,建于明正统六年(公元年),雕刻着三宝施食文及六字真言。观瞻礼拜石经幢,如同阅读经文,功德无量,慧根增长。

大雄宝殿后面是药师殿,原来供奉药师琉璃光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殿宇毁于清代。现今殿宇是年重修,年落成,殿内的壁画是采用珂罗版技术复制的,将古人的智慧和艺术,无障碍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殿内迎面为三大士的画像,居中的观音菩萨画幅为正方形,边长约4.5米。这幅画像既不是杨柳观音,也不是白衣观音,而是三十三化身之中的水月观音像,如同朗空明月,碧水莲花,传递着自在、平安和吉祥的气息。

画面中观音菩萨右腿屈起,左腿盘坐,左手轻撑地面,右手优雅地搭在右膝上,芙蓉花面春风暖,庄严宝相沁禅心。尤其是菩萨宛若秋水的双眼,无论从哪个角度欣赏,都能感受到那慈悲的目光正注视着你,这种微妙的感觉,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亲切,使人心生安宁。

观音菩萨头戴宝冠,胸饰璎珞珠宝,飘带无风自举,曼妙轻舞。身披圣洁无瑕的白纱衣,轻柔的质感,如同晨曦中的薄雾,缥缈而神秘,被画师描绘的淋漓尽致。白纱衣上绘满宛如雪花的图案,据介绍每朵小花均是由48根左右金丝组成,画工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

在水月观音的左上方是韦驮菩萨,手托降魔宝杵,威武俊朗。右下方是善财童子,乖巧可爱的孩童形象,透着纯真。对面的瑞兽朝天吼,龇牙咧嘴,活灵活现,仿佛要将所有的邪恶都吞噬殆尽。整幅画面充满了和谐与宁静,更体现了明代画师们缜密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

水月观音的左侧为普贤菩萨,同样是半跏趺的坐姿,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襟飘带舞,飘逸灵动。菩萨手持莲花枝,上面放着经文,神情慈悲,宝相俊秀,观瞻心生法喜。

水月观音的右侧有文殊菩萨,仙衣飘飘,坐姿洒脱自在。菩萨左手持如意,眉似弯月般清丽,眼眸深邃,如同盛开的青莲,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菩萨的下方,右侧青狮卧踞,气势威武,旁边还站立着驯狮人;对面还有一信士,虔诚的仰望菩萨。整幅画面佛韵浓郁,让人能感受到一股宁静而祥和的力量。

殿宇左侧的壁画是帝释天礼佛护法图,最前方为帝释天,后方跟随着三位天女,一位手持花篮,另一位打着华盖,还有一位手托供品。随着视线的后移,会看到北方多闻天、西方广目天、菩提树神、大辩才天、月宫天子、鬼子母、散脂大将等诸位护法天神。

对面的壁画呈现的是梵天礼佛护法图。最前面的大梵天,帝王形象,气宇轩昂,神态威严,身后的三位胁侍天女,婀娜多姿,飘逸出尘。随着视线的延伸,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日宫天子、摩利支天、韦驮天等护法天神依次出现眼前,他们或庄严肃穆,或威武霸气,气场非凡,满壁风动,美不胜收。

抬头仰望,曼陀罗藻井闪耀眼前,上圆下方,周围是排列整齐的斗拱,分作三层,逐渐收敛,藻井顶部绘有“曼陀罗”。曼陀罗具有坛城的意思,佛菩萨修行的场所,能量中心。

药师殿配殿内也有壁画,其中一幅“佛众赴会图”,巧妙地勾勒出佛菩萨讲经说法,赴会参禅的的盛大场面,祥云万朵,佛众庄严,菩萨祥和,飞天曼妙,展示出庄严又神秘的佛国世界。

法海寺主轴线的末端是藏经楼,原来殿宇毁于清末,现今殿宇是年建成的。主要作为大屏幕播放的展示场所,介绍法海寺的壁画以及相关的历史典故。

年1月,法海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的壁画,布局严谨,钜细靡遗,技法精湛,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承,更是珍贵的的艺术宝库,吸引无数的游人慕名前往。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