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楼梦以一僧一道作引,以宝玉出家结束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支。可能始于达摩楞加禅。达摩是中国禅宗之始祖。达摩后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甚至弘忍的上座(寺院中僧职,位在住持之下,为全寺僧众的领袖,相当于俗家的总管),他们在修行方法上,都是提倡独宿孤峰,端坐树下,终日寂寂,静坐修禅。到了六祖惠能,对禅学及修行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在佛教史上有“六祖革命”之说,惠能禅学,主张以心传心,重心性,提倡“即心即佛”,主张顿悟成佛。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中薛宝钗说了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和上座神秀的事。是禅宗史上的一段故事:禅宗五祖弘忍在黄梅双峰山为僧,一天想寻求继承人,令徒弟各作一偈。神秀出了一偈:“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说这偈只到门前,尚未出门。让神秀再想,神秀苦思数日,没有结果。这时有个火头僧惠能听了这个偈,就自己另作了两个偈:“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物,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是明镜台,明镜本清静,何处染尘埃?”弘忍认为他的偈正合佛性,就将法衣传给他,选了他做继承人。惠能逃过神秀追捕,回到南方,跟随猎户隐伏山中十六年后得到广州制旨寺印宗和尚的支持才敢公开露面。

惠能宣扬,不需念经拜佛,不需坐禅,只要突然领悟,就可以立地成佛。这成为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北方传教,成为禅宗的北宗。这样禅宗就分为南北二宗,神秀推崇南北朝刘宋时代的天竺人求那跋陀罗为第一祖,达摩为第二祖,他自己就成为第七祖。北宗主张通过坐禅,逐步消灭杂念来领悟佛教教义的精妙道理以求解脱。在隋唐后,禅宗获得很大发展,禅宗几乎成了中国佛教的代名词。

而南宗由于容易修行,更易为人所接受,发展更快,而北宗却逐渐相对衰弱了。人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禅宗,多指以惠能为代表的南宗。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后来,佛教和中国的儒、道教相融合,有很多与儒家思想一致的地方。禅宗后学多沿着惠能所开辟的人间佛教的路线,把人间与世间打成一片。清初士大夫谈禅之风很盛。从晋以来,文人都能谈禅,而和尚也都能作诗文。清初民族矛盾尖锐,加上后来又大兴文字狱,很多知识分子感到前途苦闷,便从禅中寻求解脱。加上儒释道三家已经融合得很紧,士大夫之间言禅一时蔚为风气。

曹雪芹及高鹗不可能不受这时的风气的影响。而且对禅有很深的理解,反映在《红楼梦》中十分明显。前八十回写宝玉参禅和作偈都是禅宗一派的。当时薛宝钗所讲的惠能得法衣的故事就是禅宗的事。后四十回宝玉出家也是禅宗的路子。宝玉出家时口中念“内典语中无佛性”,就是禅宗的观点。宝玉的说禅和出家,都是走的禅宗-派的路子。作者设计的宝玉的性格也是与禅宗相一致的。禅宗是佛教各派中与儒家伦常结合得最好的一派,最主要的是在孝道的问题上。禅宗各大师,尤其是两宋以来禅僧们的语录,实在与儒家很少区别。

禅宗一派虽然讲“空”,但行动上讲中和,他们所主张的生活,与士大夫没什么两样。而且禅还是一个无忧无虑且很自由的佛来号召,并主张打破一切传统束缚,这些都是与宝玉的性格特点相合的。《红楼梦》以一僧一道作引,以宝玉出家结束,讲的都是“空”和“了”,《红楼梦》中的各主要人物都是有命中注定的结局,这些,都是佛教中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以禅宗为主要的。可以说,“禅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

文/文昌读书,图片来源于网络,参考资料:《红楼梦之谜》

点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