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寒。
不知不觉,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了,
这时节,大地萧条,冰冻三尺,正是天气极寒的时候。
但是今年的大寒,赶巧也碰上了咱们传统节日——腊八节!
相传释迦牟尼佛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族的皇子。
本来出身尊贵,却因目睹了人间的老病死,而苦行出家,寻求大悟。最后,终于在菩提树下成道。
为了感恩信众供养、纪念佛祖成道,一些僧人会在腊八这一天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再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粥,散发给前来的人们,祈愿他们得到佛祖的保佑。
久而久之,人们便以“佛粥”相称,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
腊八作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
腊八风物
腊八粥
小火细熬,温暖吉祥
腊八蒜
今日商户清账,故也称“腊八算”
腊八祭祀
不忘勤俭美德,祭祀五谷神灵
沐浴拔楔
洗净尘土,拔除罪障
但不论是腊八还是大寒,都是年关将至的信号,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俗语也有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这时,人们都会开始准备过年的各项事宜。
比如母亲在腌肉上撒上最后一层盐,小心翼翼地封存好;
父亲忙着为儿孙准备新年惊喜,好吃的好玩的,一样都不少。
此外,还要准备鸡鸭鱼肉等各种丰盛的年货,
一则祭祀祖先祈求庇佑,二则期盼一家人的欢聚时刻;
还要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除掉所有的霉运,迎接崭新的一年;
春联、福字要提前准备好:可以选中意的吉联,也可以大笔一挥,手写一幅,表达美好心愿。
在古时,人们还会上街购买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
除夕夜时,再将芝麻秸洒在路上,让小孩子踩碎,讨个“岁岁平安”的好彩头。
今年的春节由于疫情的原因,可能还是无法像往常一样在一起团聚,热闹过春节。
各地也陆续提倡本地过年,减少聚集,进行网络拜年等等。
今年你又打算如何过年呢?
为了给大家增添年味,在春节期间也能过好年,婷婷姐姐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有趣好玩的传统节日课程——婷婷讲传统节日。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节日,进行生动有趣的讲解,包含春节、除夕、腊八等十分应景的节日,让孩子宅在家也能重拾仪式感!
大寒和腊八,不仅是一年终结的信号,更预示着冬与春的交接。
大寒三候
一候鸡始乳。
大寒后五天,母鸡感知到春意萌动,开始准备孵化新的生命。
二候“征鸟厉疾”。
再五天,老鹰、隼这些猛禽,因受到饥寒交迫之苦,仍翱翔于天际、强力捕食,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三候“水泽腹坚”。
再五天。此时寒冷至极,河中的水一直冻到水中央,冰块又厚又硬。孩子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玩耍。
中国人常说“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冻到极点,开始消融。
大寒过去,待到立春来临,便又是新的四季轮回。
大寒读诗
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晚登虔州即事寄李侍御
唐·耿湋
章溪与贡水,何事会波澜。万里归人少,孤舟行路难。春光浮曲浪,暮色隔连滩。花发从南早,江流向北宽。故交参盛府,新角耸危冠。楚剑期终割,隋珠惜未弹。酒醒愁转极,别远泪初干。愿保乔松质,青青过大寒。
大寒吟
宋·邵雍
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言语不能吐。
大寒出江陵西门
宋·陆游
平明羸马出西门,淡日寒云久吐吞。醉面冲风惊易醒,重裘藏手取微温。纷纷狐兔投深莽,点点牛羊散远村。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
游慈云·老怀不与世情更
宋·陈著
老怀不与世情更,才说闲行兴翼然。微湿易沙干软路,大寒却暖雪晴天。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寻梅山自妍。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岁寒知松柏
宋·黄庭坚
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惨淡冰霜晚,轮囷涧壑姿。或容蝼蚁穴,未见斧斤迟。摇落千秋静,婆娑万籁悲。郑公扶贞观,已不见封彝。
元沙院
宋·曾巩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和仲蒙夜坐
宋·文同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
大寒至,静候寒去,万物生。
腊八节,一碗滚烫的腊八粥温暖着人间。
有道是: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只要心存希望,与这个世界温柔相待,
渡过萧瑟的冬季,必将迎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