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慧能大师的这首菩提偈,浓缩了大智慧,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得好 http://www.txbyjgh.com/m/

六祖慧能有一首《菩提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本来就不是一棵树,明镜也不是一个真的台,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到哪里去沾惹尘埃呢?这四句诗简洁明了,却寓意深广。

它揭示了禅宗的真谛,那就是佛在心中。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常在,而不在于它的外形如何。

这首诗非常像是辩论或是在答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据说当年慧能的师傅想要把衣钵传下去,于是让他的弟子们都做一首诗。最出众的是神秀,神秀写了这样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首诗已经非常有境界了,说身体像菩提树一样,心如同是一个明镜台,那么要时时的去擦它,以免惹上了尘埃。它描述了信佛之人对佛教的一种虔诚的信仰。

当时在庭外扫地的慧能听了这首诗以后,他却说出了上面所说的《菩提偈》,他的师傅听后,觉得慧能的悟性更高,于是就把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也就是后来的六祖。

那么慧能的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呢?因为神秀的这首诗当中,佛还是一个有形的存在,我们要通过虔诚的礼佛,来达到信佛的目的,但是慧能的这首诗,他却是揭示出了禅学的一种最高境界。那就是佛是无形的存在,心中有佛,佛就常在。并且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你有虔诚的信念。

苏东坡也是一个很有禅性的人,他也很相信佛教,他有一个朋友叫佛印,他们两个经常会打擂台,一较高下。

传说有一次佛印正在堂上讲课,苏东坡来了,佛印就笑着对苏东坡说,今天你来的不巧,这里人都已经坐满了,你看哪里还有你的座位呀?苏子就说,那我不如坐在你的身上吧,就以你的身体来作为我的座位吧。

佛印就笑着对他说,你不知道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吗?所以我的身体也是空的,你又怎么能够坐在上面呢?苏东坡听了无言以对,于是,就解下了皇上赐给他的玉带挂在寺门,辞别而去。

这个故事与慧能的这首诗遥相呼应,颇有趣味。

按照慧能的想法,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你能够善心修持,专注自己该做的事。每天就算是你吃饭,劈柴担水,做任何事,都可作为修行,而不一定要遁入空门。这对于我们今天还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是需要不断的精进的,都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修炼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永远保持一种能量充足的状态。古人云君子当一日三省其身。也是这个意思。只有不断思考自身有哪些不足,才能日有所进,日臻完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