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牛首山风景区的多个主要景点介绍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南京牛首山风景区拥有众多景点,其中佛顶宫和禅境大观更是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了坐落于牛首山西峰的佛顶宫。这座宫殿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更以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吸引着无数游客。它基于历史遗留矿坑而建,与佛顶塔共同塑造了牛首西峰的新风貌,与东峰的景致交相辉映,再现了牛首山“双峰双阙”的壮丽景象。宫殿以佛祖顶骨舍利的供奉为主题,外部分为大穹顶和小穹顶,寓意着内外供养。大穹顶宛如佛祖袈裟般覆盖在小穹顶之上,象征着佛祖的无尽加持;而小穹顶的设计则巧妙地结合了莲花宝座与摩尼宝珠,形成了“莲花托珍宝”的庄严意象。

离开佛顶宫,我们转向另一处人文胜景——禅境大观。它占地广阔,内部空间高达2米,三层空间以黄、白、灰三色为主调,巧妙地营造出人间山水的意境。这里汇集了佛陀出生、成道的禅境花园以及如莲剧场等多个区域,生动展现了佛祖一生的修行历程。特别是其顶部设计的娑罗穹顶,图案源自佛陀涅盘时的娑罗树杈,透光膜与灯光的巧妙运用,更是能够模拟出清晨至入夜的各种自然景象。而剧场的中心,则是一座全铜铸造的释迦牟尼卧像,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佛祖的涅盘故事。南北两侧的禅境花园,更是以无忧树与菩提树为象征,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佛光的永恒。

佛顶寺

牛首山历史悠久,其佛顶寺可追溯至南朝初年。唐朝贞观年间,寺院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名为佛窟寺,成为禅宗的重要发源地。然而,在北宋之后,寺院又更名为宏觉寺,南宋时期因战乱而损毁,直至明代才得以复兴。年,寺院再次因洪杨之乱而损毁,香火中断长达百年。幸运的是,在当今盛世,为传承传统文化,江宁区决定重建这一文化胜地。经过多年的筹备与建设,年破土动工,年全面竣工。在文化界和佛教界高僧的共同商议下,为纪念牛首山地宫的佛顶舍利,该寺被命名为佛顶寺。这座寺庙占地广阔,建筑风格仿唐,以传统中轴线布局,共有七座殿堂,并配备了僧竂、斋堂等设施。

佛顶塔

佛顶塔作为佛顶圣境的标志性建筑,高达88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塔身九级四面,与明代的弘觉寺塔相映成趣,共同展现了牛首山“双塔”的宏伟格局。塔内供奉着一尊毗卢遮那佛坐像,并设有一口仿唐式全铜铸金刚钟,同时陈列着各种经藏。佛顶塔造型庄重雄伟,尽显唐风古韵。登临其上,牛首山的四季美景尽收眼底。

隐龙湖

隐龙湖,原名八亩塘,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民间传说中的天气预报员。据说每当湖面起雾时,便预示着即将下雨。湖畔修筑的环湖路为游客提供了步行游览的机会。广场周围则种植了黑麦草和果岭草,四季常青,为游客带来宜人的环境。

禅林路景观区

禅林路是一条生态游线,全长7公里,途经多个生态景观区。这里的景色优美迷人,是游客们感受自然、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的理想场所。

牛头禅文化园

牛头禅文化园坐落于宏觉寺遗址之上,这座寺庙初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年),最初名为佛窟寺,后又称弘觉寺。在清代,为避乾隆帝弘历的名讳,寺庙更名为宏觉寺。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宏觉寺不幸遭受日军焚毁,仅剩遗址。

牛头禅文化园的核心景点是弘觉寺塔,这座塔高45米,七级八面,是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仿木结构砖塔。年,在弘觉寺塔的地宫中出土了一尊鎏金喇嘛塔,该塔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并成为其镇院之宝之一。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瓶、金睡佛、青瓷罐等珍贵文物。此外,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在砖塔塔壁上发现了七十余条明清两代游人的题记,为研究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年,弘觉寺塔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宏觉寺

宏觉寺,这座寺庙最初名为佛窟寺,由司空徐度在梁天监二年(年)创建于牛首山南麓。后来,寺庙更名为普觉寺,并在其下又建立了仙窟寺,使得牛首山也被称为“仙窟山”。唐代的法融和尚在此弘扬佛法,创立了“牛头禅”宗派,使得寺庙名声大噪。南唐时期,又在普觉寺的基础上扩建了毗卢殿等建筑,使得寺庙规模更加宏伟。然而,在明洪武初年,寺庙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整修后,再次更名为宏觉寺。如今,虽然寺庙仅存遗址,但摩崖石刻等历史遗迹仍然为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辉煌的历史故事。

弘觉寺塔

弘觉寺塔,这座江南楼阁式砖木塔,以其独特的八角外廓和四方内空的结构而著称。这种空筒式结构,在江苏古培中颇为常见,可追溯至宋代的苏州罗汉院双塔与扬州文峰塔。塔身隔层错角的设计,不仅克服了早期空筒式结构的弊端,更在门洞处巧妙地避免了纵向开裂和破坏。

年7月4日,一场意外的发现让弘觉寺塔更加声名远扬。游人在塔底层偶然探入地宫,发现了珍贵的文物。南京博物院随即介入发掘,清理出一座鎏金喇嘛塔,高35厘米,须弥座高6厘米,塔底刻有“金陵牛首山弘觉禅寺永充供养”和“佛弟子御用监太监李福善奉施”的题记。同时出土的还有佛象、玉瓶等珍贵文物,为研究弘觉寺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此外,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对砖塔塔壁上的题记进行了深入调查,发现了70余条明清两代游人的题刻。这些题刻分布在3至7层,年代跨度从明正德五年至乾隆三十二年,其中以明嘉靖、万历与清康熙年间的题刻最多,反映了这段时间弘觉寺的香火旺盛与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同时,这些题刻也为我们揭示了弘觉寺的修建历史与最后遭破坏的时间——清乾隆年间。虽然塔内的木结构在火灾中损毁严重,但砖石结构却得以完好保存,彰显了其坚韧与历史的厚重。郑和墓坐落于牛首山南麓,紧邻南唐二陵,这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安息之地。据《上江两县志》记载,该墓在永乐年间即已赐葬于此,四周环境幽静,东、北、西三面分别被祖堂、牛首、翠屏、岱山、吴山所环抱,墓前则可远眺长江的滚滚波涛。为了纪念郑和首航西洋周年的历史事件,江宁县文教局于年进行了重建工作,并在墓旁增设了陈列室,展出相关文物。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岳飞抗金故垒

这座故垒自铁心桥东米处的秦淮河边的韩府山起始,绵延至牛首山主峰,总长度断续残存约余米。其中,沿牛首山脚至山脊的部分长达余米。故垒采用当地赤褐色石块精心垒筑,形态蜿蜒起伏,高低错落有致。虽然部分地段因年代久远和风雨侵蚀而散乱圮塌,但依然能窥见当年的人工痕迹。岳飞在牛首山的战役距今已有余年,而今故垒遗存,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春游牛首时,游客们不仅能欣赏到群山的秀美景色,还能亲临这段历史古战场,缅怀民族英雄岳飞,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