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六祖惠能为何说菩提本无树一个农夫听完后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啊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在佛教史上,六祖惠能的/p>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堪称千古绝唱。

这首偈语道破了禅宗心法的奥秘,点醒了无数求道者。

然而,真正理解这四句话的深意却并非易事。

在广州法性寺外,一位执着于寻找菩提的农夫,

因一场机缘巧遇六祖,听闻这首偈语的真意后,获得顿悟。

这个看似普通的故事,却蕴含着禅宗最深奥的道理。

大历二年初春,广州法性寺外的农田里,老农刘福正在翻地。忽然,一阵清脆的钟声从寺院传来,他停下手中的农具,望向寺院大门。

这位名叫刘福的农夫已经六十岁了,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最近几年,他常常思考生命的意义。每当看到寺院里的和尚们在菩提树下打坐,他就心生羡慕:"佛祖当年就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要是我也能找到这样一棵树,说不定也能开悟。"

这天一大早,他特意来到法性寺,想打听菩提树的事。刚巧看见几个游方僧人走出寺院,便上前询问:"请问大师,寺里可有菩提树?我想在树下修行。"

一位年轻僧人笑道:"菩提树在印度,这里哪来的菩提树?"另一位僧人也说:"就算有菩提树,也不是谁都能像佛祖那样开悟的。"

刘福有些失望,但并不死心。他继续在寺院门前徘徊,暗自思忖:"佛法这么玄妙,难道真的这么难懂吗?"

正在这时,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僧人从寺中走出。这位老僧人衣着朴素,看起来与普通僧人无异,却正是当时在法性寺说法的六祖惠能。刘福见了这位老僧人,心中莫名地生出亲切感,便上前恭敬地问道:"请问大师,弟子想寻一棵菩提树来修行,不知要找什么样的菩提树才好?"

六祖看着这位质朴的农夫,目光柔和:"你为何要找菩提树?"

刘福诚恳地说:"弟子听说佛陀是在菩提树下成道的,这菩提树一定有神通广大的力量。弟子找遍了附近的寺院,都没找到合适的菩提树,心里很着急。"

六祖又问:"你种了一辈子地,可曾见过庄稼会主动去找肥沃的土地吗?"

刘福愣了一下:"这...种子自然是我们播下的,哪有庄稼自己找地?"

六祖点点头:"那你觉得庄稼长得好不好,是因为土地的原因,还是因为你用心耕种的缘故?"

刘福思考片刻,答道:"自然是要用心耕种。就算是最肥沃的土地,不好好照料也长不出好庄稼。"

六祖欣慰地笑了:"你既然明白这个道理,为何还要刻意去找菩提树呢?"

刘福挠着头说:"可是...大师,我听说菩提树下好修行,容易开悟。"

六祖看着刘福迷惘的样子,指着寺院门前一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说:"你且看那槐树,可知道它为什么能长得这般茂盛?"

刘福看着那棵槐树,想了想说:"这树扎根深、枝叶开,自然长得好。"

六祖又问:"那你说,树的根在哪里?"

刘福指着地下说:"自然是在土里。"

六祖意味深长地说:"你说得对,树根在土里,可见不可寻。那菩提在哪里?"

就在这时,一阵春风拂过,槐树枝叶轻摇,落下几片嫩叶。六祖看着飘落的树叶,缓缓吟诵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刘福耳边炸响。

他怔怔地站在那里,眼前的景象似乎突然变得不一样了......

剩余49%未读最低1.61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