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能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j/文:天天展颜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杨丽萍
舒婷在《致橡树》中曾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高中时第一次读到这首诗,就被其中的字句打动了。任何人,如果活成了凌霄花,以攀援的姿态出现,那他终其一生都将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位,早已把自己活成了参天大树,有自己扎根的土壤,从自己的树干上展现出她的华盖。她,就是舞蹈界的图腾——杨丽萍。
她是中国舞者的神话,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却也因对舞蹈的追求和自身的与众不同,饱受非议。
壹
舞蹈无处不在
年,因一支自编的《雀之灵》,杨丽萍拿下全国舞蹈大赛一等奖。
杨丽萍《雀之灵》
一举成名。
记者问她觉得自己为什么会获奖,她的回答毫无自谦之意:“因为我没有对手。“
骄傲,却也真实。
她有上天赐予的天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有独立到堪称强势的性格。
命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眷顾她的。
杨丽萍年轻时期
杨丽萍的母亲十多岁时,就被爷爷以一袋盐换回家当儿媳,在她出生的白族村寨里,女人连吃饭都不能上桌。她是家里的老大,很小的时候就得照顾弟妹,割麦子、喂猪、放牛、做全家人的饭菜。
后来,父母离婚了,困苦的生活中,唯有一件能够抚慰心灵的事情,那就是舞蹈。
白族人喜欢跳舞,常常聚集到一起载歌载舞,只要杨丽萍一跳,大家都夸她。从小,她就像个舞蹈的精灵,在大自然中翩翩起舞。
13岁时,杨丽萍被西双版纳歌舞团选中,有了正式学习舞蹈的机会。如果你以为她的舞蹈之路从此一帆风顺的话,那就错了。
在西双版纳歌舞团,除了训练,队员们常常需要走村串寨地演出。背上背着自己睡觉的全部行李,常常是走着走着,就听见咚一声响,一瞧,原来是一条毒蛇从树上掉了下来;再走着走着,路上一堆大象的粪便,还在冒着热气。
恶劣的环境,很多人无法忍受,走了。只有杨丽萍,却觉得这些都实在是很美好,很让人享受。
那时,每月只有7元钱的生活补助,吃的都是水煮白菜,上面浮着几滴油星。饭都吃不饱,可她仍然彻夜练习。
她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民族舞蹈的精髓,从最原始的生命中吸取力量。这也为她日后跳孔雀舞,埋下了伏笔。
曾经,孔雀舞只有傣族男人才可以跳,而第一个打破这个传统的是傣族舞蹈家刀美兰。在西双版纳,所有人都知道,刀美兰不喜欢杨丽萍,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从她俩的孔雀舞中人们还是极易区分出来,刀美兰的孔雀舞美则美矣,若论到形神兼具,杨丽萍则更胜一筹。
8年后,杨丽萍凭借《孔雀公主》这一民间舞剧脱颖而出,被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可也正是在那里,她的人生遭遇了更多挫折。
杨丽萍在西双版纳歌舞团时期
那是中国民族歌舞的最高殿堂,所有的训练方式当时都来自其它国家的经验与方法,她与团里的训练和表演方式格格不入,也与其他人离得越来越远。
被老师批评,被团员排斥,本就不爱说话的杨丽萍,越发形单影只。
然而她又是那么倔强,不喜欢模式化的芭蕾训练方式,不愿参与训练,为此还被团领导找去谈话。可她偏要坚持自己的想法,每晚别人休息后,自己偷偷摸摸跑去练功房。
也正是在那里,对着镜子,她回忆、琢磨着孔雀在菩提树下的每一次抬头、低首、进食、开屏。
别人学舞,是模仿观看前辈演员的动作,杨丽萍学舞,是观察模仿孔雀的每一细微动作。
那支让她誉满大江南北的《雀之灵》,舞裙几乎是她自己一手缝制的,花费多元,为了制作音乐、录制带子,她卖掉手表,用了多元。要知道,在86年,人均工资也不过每月一百元左右而已。
心爱的舞裙
这一次,胳膊终于拧过了大腿。在那个以腿部姿态为主流的舞蹈时代,杨丽萍的孔雀舞,却以柔若无骨的手部动作胜出,实在令人惊叹。
她与命运努力抗争,不甘心被同化,更不模仿、不追随,终于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舞蹈时代。那之后,杨丽萍对舞蹈的创作和表演一发不可收拾。
双人舞《两棵树》、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藏谜》,以及舞蹈剧《十面埋伏》、《孔雀之冬》、《平潭映象》等,全由她编导。
光一个《云南映象》,就花了3年时间,行程20多万公里,走遍云南山山水水,把那些最原生态的艺人和舞蹈、音乐搜集起来,再重新编排和创作。十多年,已演出多场。
《云南映象》
演出《藏谜》时,遇上汶川地震,剧场都裂开了,她却一点也不吸取“教训“,随后不久,带着《藏谜》全体演职人员去到日本,为当时在地震中受灾的日本人民送去精神食粮。而那一次,光谢幕,就谢了12分钟之久,原定的2场演出,又被加演了一场。
为了《红河》的首演,她整整跟了7个通宵,你以为她真是铁人吗?其实,她已经累到吃着吃着苹果就睡着了的地步。
很多人说杨丽萍活成了神话,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我只是一个简单的生命,我只是擅长跳舞。“
贰
爱有很多种
用“付出“一词形容杨丽萍对舞蹈的热爱,恐怕并不贴切。”着魔“,也许更适合。
她有过两段婚姻,第二段,对方是一位台湾商人刘淳晴,也是她的粉丝,当时只要有杨丽萍的演出,对方几乎场场必到。两人相处了5年,走进婚姻的殿堂,感情深厚。
杨丽萍与刘淳晴
然而,婆婆希望抱孙子,结婚7年仍然没有动静,医院做了检查,这才得知,由于她身体脂肪含量太低,要想怀孕,必须增肥。
这一增肥,起码有好几年不能再跳孔雀舞了。这对于视舞蹈为生命的杨丽萍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她选择和刘淳晴分手,在舞蹈和爱人之间,杨丽萍选择了舞蹈。
鲁豫曾在一次采访中问过杨丽萍,有没有感到很孤单的时候。一直畅所欲言的杨丽萍表情瞬间黯淡了下来,她深深地叹了口气说:“我一个人从未感到孤独。”
鲁豫采访杨丽萍
她觉得蓝天可以作伴,湖水可以依偎,一花一木,一草一叶,都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她说自己爱得很宽阔,她说自己很幸福。然而,即便如此,我依然从她那一声叹息中,感受到了对失去爱人所抱的遗憾。
但这是她的选择,有时候,为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东西,做出取舍,是必然的。
爱有很多种,她把自己的爱,投入到了更大的世界当中,诚如杨丽萍自己所言:“没有条件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的心性治疗师、作家素黑所说过的一句话:爱,是修养生命的旅程。
从爱中得到成长,修养更大的爱,才是更高层次的得到。
李湘曾经问过杨丽萍为什么不生孩子,杨丽萍一句话怼了回去:“你是旁观者。”
“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漂,甘露怎么凝结。”
叁
一棵树的姿态
鲁豫问杨丽萍:“如果有来生,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
“一棵树吧,一棵榕树,生命力强。”杨丽萍淡淡地答道。
杨丽萍
她把对舞蹈所有的热爱,对大自然所有的感受,都融进了自己的生命里。以一棵树的姿态,回首前程,再以一棵树的姿态,守望来生。
生命中的某些坚持,外人看来也许不太能理解,那就无需理解吧。她,之所以是她,而非泯然众人,必然是因为她那成疯成魔的坚守。
刘亮程在《寒风吹彻》中写道:“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
生活在云南那个四季开满鲜花的地方,杨丽萍,她的心中是否全铺满了鲜花,还是偶也会被雪染风霜,我们都无法真正看见,只有祝福。
END
今日话题:
你们对杨丽萍为了舞蹈做出的牺牲有什么看法,来留言聊聊你的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