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名师虽目不识丁,但与孔子、老子齐名,被誉为东方三圣!古代的名师,我们最熟悉、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就当属孔子、老子了。据说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多人,其中有七十二位成为贤达。三千名弟子的数额有些夸大,但从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直到晚年还没停止来看,孔子的确有许多学生。另外的一层意思是,大家都在继承和发扬孔子的精神。孔子的学生有颜路、子贡、子路、颜渊、曾点、冉有、伯牛等人。他们都在孔子的点拨下,成为生动的教材,通过对话的方式,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融入生活,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训练他们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基本技能。不过在古代同样有一位名师,他与孔子老子齐名,可是他目不识丁,他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慧能。他生于公元年,圆寂于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年,年来,慧能的肉身端坐于曹溪北岸南华禅寺、神态安详,栩栩如生。慧能是他的法号,提到慧能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一提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估计很多人就熟悉。▲六祖慧能大师-真身现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慧能,本来原本是岭南荒蛮之地的一个樵夫,家境贫寒,就是砍柴到大街上卖点碎银子以此为生。有一天,他在大街卖柴的时候,偶然听到一位居士吟诵“金刚经”,没想到他这个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苦力,当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居然豁然开悟了。所有的经文,其实就是旋律的作用,让人很舒服,虽然听不懂,但是慧能为之所动,他扔掉了扁担和斧头,告别了故乡,北上湖北去学佛求法了。在湖北黄梅山的东山寺皈依佛门,慧能就以前边那首〈般若品〉,意思是说:我们的本来面目,宇宙之间,森罗万象,山河大地,一切都是从我们自性的般若所显现出来的。赢得了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特别高看,并将禅宗的衣钵、一件达摩东来且历代祖师们披过的袈裟传给了慧能。慧能接手的不仅是一件产自印度的袈裟,而且是一座禅宗的江山,慧能的确继承了衣钵,将禅宗发扬光大。慧能的悟性极好,他听经即悟,曾对弘忍说出“人有南北,佛性即无南北”这样的至理名言,可见他的天赋有多么惊人。慧能非常注重悟性,留下了许多哲理,比如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其实,慧能大师的这首偈语意思是说:众生的本性原来是清净的,是不生不灭的;人生本来就没有来去,没有生死;众生本具佛性,不假外求;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没有动摇;本性就是本体,能生一切万法,世间一切森罗万象都是从这个本体涌现出来的。要能自主,要能安心,一切都要靠自己。他教授弟子从不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启发他们的心智,让他们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他被尊奉为禅宗六祖,对中国佛教与禅宗的发展和弘扬贡献巨大。慧能在禅宗当中的地位十分崇高,柳宗元在《赐谥大鉴禅师碑》中盛赞他道:“凡言禅,皆本曹溪。大鉴去世百有六年,凡治广部而以名闻者,以十数。”慧能的弟子众多,根据他的思想衍生出的教派和学说不计其数。而且,慧能是中国佛教禅宗里知名度最高的祖师了,极大促进了佛教文学的发展,流传了诸多关于他的故事和佛偈[jì],最奇葩的是,他虽然目不识丁,但是信徒数不胜数;即便圆寂千年,可是真身千年不腐,在广东韶关市曲江县城东南约六公里的曹溪北岸南华禅寺的六祖肉身,年不腐最为珍贵。慧能是禅宗的创始人之一,禅宗又称佛换代宗,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依善,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其实从汉传佛教宗派多来自于印度,但唯独天台宗(省已无人)、华兴宗(深圳)与禅宗(佛山),也难怪在西方世界将孔子、老子和慧能称为“东方三圣人”。下期主题:古代有一位大臣,有70位儿子,他是谁?有知道的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