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树下彻悟世间真相,成为觉悟之人,不禁感叹道:「止!止!吾法妙难思!」
这出世间的智慧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觉悟理解的,但是慈悲的佛陀依然传授给了后人觉悟之路上的深深妙法。
许多人学习佛法,为了脱离轮回,为了成佛,为了求得来世的人天福报,但是佛陀想要传授给后人的真的是这个吗?
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
佛陀不是神,也不是虚无飘逸的虚构人物,他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上的,是觉悟之人,也是觉悟之路上的伟大导师。
没错,佛陀是人,是真真正正存在于娑婆世界的人。
佛陀所想要传递的,既不是求财,也不是求福,而是知苦灭苦的智慧法门。
但是想要成就真正的智慧,是有一个先题条件的,那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佛陀是人天导师
大乘佛法讲五乘,而五乘中最基础的就是人天乘,也是经常说的佛法不离世间法的道理所在。
五戒十善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声闻、缘觉、菩萨乘呢?
佛陀在世的时候为弟子们制定了诸多的戒律,这些不仅是修行的一部分,还是对于世间法的一种约束。
世间法可以说是出世间法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各种崇高健全的人格之后,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进。
佛陀为弟子说法
佛陀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就讲述了孝敬双亲的重要性,也告诫弟子和众人,要时刻谨记父母的恩重如山。
许多人都以为佛法是无情法,是要「割亲断爱」的,但这恰恰违背了佛陀的本意。
在《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中,佛陀告诉弟子们,不光要自己修行觉悟,还要让父母双亲能够修行灭苦,脱离轮回,以报养育之恩。
佛陀为净饭王说法
佛陀自身也同样做出了榜样。
在佛陀悟道之后,返回迦毗罗卫国的时候,不仅为父亲净饭王说法,还把众多释迦族的子民收做了弟子,真真正正的体现了一个人天导师应有的觉悟。
所谓的「割亲断爱」,割的是世间的烦恼,断的是世俗的爱欲,并不是连自己的父母亲人统统舍弃掉的冷酷。
这也恰恰证明了,佛法不离世间法的根本。
佛陀为弟子讲经
佛陀在《大品善生经》中详细阐述了将五戒十善这些入世间法融入到出世间修行中的方法,并且教导善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一部集哲学、伦理和修行为一体的处事经典。
这部经书也被翻拍成了动画电影,目的就是通过这种大众化的手段,让更多人了解佛法,认识佛法。
佛法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是能用在为人处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妙法。
所谓戒定慧三学,就是由入世间到出世间的转变过程。
六祖慧能大师也在《坛经》种这样说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陀是觉悟之人
这些经典无一不在讲述学好一切世间善法的重要性。
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是做人的根本,没有根,所有的修行都是空中楼阁,本立而道生正是这个道理。
只有把佛法和做人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才能把佛陀的智慧践行到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一旦离开了正确的为人和处事和世间善法,所有的修行都是空谈,也不可能觉悟成就。
佛陀给我们指明了道路,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佛陀的脚步,去成就一条觉悟之路。
什么是八风不动?许多人都把佛陀的话给理解错了,这才是正解
佛教真的歧视女性吗?其实佛经中早已经阐明了真相
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竟是婆罗门的长者,还是佛陀的同门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