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则宁》
作者:星火
心识不一,所现亦异
面对不同的事,不同人有不同反应,有的心里波澜不惊,有的翻江倒海,有的惊慌失措,有的坦然自若,心识之异所致。
若心无杂念,坦然笃定,情绪稳定,状态聚焦,则从容不迫;
若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情绪乱串,无法聚焦,则患得患失。
为何心识乱?
心识有垢:有垢则不净,不净则不静,不静则乱,乱则漂浮不定,漂浮不定则无所定。机能反应:营养不足以供应大脑,精神涣散,心识恍惚。状态不佳,心神不安,心识亦散。
心识无垢,无垢则净
拒绝心识之垢入侵,有意识地不接触扰乱心识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所观所感皆无垢,所接触皆净,无不净则净。心有“防火墙”,垢来则拦之,内心纯净,守得一份安宁。
心有所垢,净垢而净
敞开怀抱,接纳心识之垢入侵,心识大染缸,接受污垢,但有净垢之能。心若水,水承其垢,净其垢,有垢,却能除之,净化之,先垢后净。心有“杀毒软件”,垢来则杀之,内心纯净,得一份安宁。
心纳所垢,心拒所垢
有些心识之垢,可以拦截,而有些,拦截不了。心中“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同步工作。将能拦截的污垢拦截之,将不能拦截的,净化之。内心纯净,得一份安宁。
心若明镜,有尘除尘
神秀曾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心为镜,勤擦拭。不让心识之尘,蒙住心门。若尘如乌云,亦要拔云见日,还内心之纯净,勤修以净,因净则静,在修在行。内心纯净,修得一份安宁。
心不为镜,无净无垢
慧能曾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分别心,在觉在悟。无净无垢,垢无处来。不为入侵,而为己身,不净不垢。无尘,则无所尘,无所尘则净,净则静。内心纯净,悟得一份安宁。
心识无垢,心可平静,静则心安,心安则无所不安,构建内心的“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守住心识,坦然笃定,心静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