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珠河是久负盛名的世外桃源,在这个秋,我带着梦的愿望,携朋友,一行数十人,还有我们的四位美女,浩浩荡荡向她贴来。这是我第一次和她拥抱,拥抱她的热烈和柔情。
我们先是来到了普立大桥,这个集人类智慧的地方,享受这视觉的盛宴,
在这里我们只是短暂的停留,简单的拍照留念之后我们驾车从普立向她开拔,偶尔停下来拍拍路边的美景。
中午十一时许,才在官寨村相遇。但丝毫不影响我们探寻这块处女地的神奇的热忱。
在官寨村,我们吃到了美味的杀猪饭,听老板娘说这是他们今年的第一餐哦,看来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味道是相当的不错,每一道菜都是当地的特色,都是纯原生态,让人直流口水,也许这就是舌尖上的美味吧,让人吃了还想再吃,每一道菜也都被吃得精光(所以第二天返回时我们又在这吃了一顿)。
之后在这里简短逗留了一会,我们一路欢歌向她走去。
官寨沟是一个幽谷,是一个山涧,我们选择从这切入,奔尼珠河而去,便在这陡直的崖的臂膀上,走过她崎岖小道的脉络与她邂逅。侧壁陡峭蜿蜒,有些地方微有湿滑,尚有几段稍宽平坦的盘石的林荫小道可供间歇。杂木葱郁,我竟叫不出那许多名目。我们踏着赏识的步调走了近四十分钟,才到达谷底。从山的缝隙里奔来一泓清泉,高山流水,倾泻而下,两壁灌木丛丛,草荫繁茂,相亲谐映,怪石嶙峋。从这个山之角绕过那个石之嘴,涓涓之水映着斜阳流过,一幅琳琅入目。
一条溪水曲曲折折在峡谷奔流,这边高突,那面低洼,流出洁白的眼睛和浪花。时而,汹涌中落生成瀑布,时而,宁静中陷落出一汪清池。长啸一声,张开双臂,迎接你的盛情哗啦啦垂落。轻一拂袖,伸手入瑶池,捧一朵滚雪洗净汗垢的脸颊。三步一瀑,五步一池,只有爽朗在心间。
瀑布林立,怪石群生,姿态各异。一时平缓,一时飞泻,或一条垂流,或两条并生,也有陇石铺流成瀑帘的。一股子潮雾的舒爽掩盖了刚而出过的汗颜。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合影,个照,妙语投趣,好不热闹。
走出山涧,有一座小石桥,然后是一望无际的大峡谷,这边儿是垂险的绝壁,对面便是贵州地界了!中间流淌着的正是久愿欲往的尼珠河——河水浑浊,呈*泥色,据说这是雨后的洪波所至,秋雨时节惯成泥汤色,若春时节却是清澈见底,碧蓝如漓。水势平缓,偶尔流出几个湍漩。大河宽数十米,两岸相连云贵两省,对河喊话,虽一语可闻,却要走上半日才可相见。上百米宽的幽谷里一派光明朗澈,尽收眼底。
在河滩上伸开双臂,仰天长啸,做了个一揽世界的虚荣,再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做足征服了世界的虚荣。我一步一步踩着软泥,行走在青草萋萋的河床里的小道上,顺着崖脚也往下游的村庄走去。一湾大河临屈而不悲,平平静静的流淌。整个峡谷空旷而豪迈,却一点也不寂寞。
走了大约一里路,近尼珠河村百米开外,沿岸至崖脚,是一际良田,足有百亩,有的种上地瓜,红薯,有的植了生姜和芭蕉。走着走着,我们的脚驻在了一道篱笆前。
在一块菜地里,我们偷偷采摘了一些准备带回去晚上做出来吃(其实主人就在旁边,我们是征得其许可的哦!)我静默地看着,双手好不自觉,拿出手机,拍下了大家“偷菜”这一幕
在尼珠河村旁,生长着一棵异乎寻常的大榕树——《*葛树》。*葛树也叫大叶榕,别名*桷树、大叶榕树、马尾榕、雀树。它在佛经里被称之为神圣的菩提树,旧时风俗,在我国西南一带,*葛树只能在寺庙、公共场合才能种植,家庭很少种植。此树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足有3米多,树枝非常繁茂,覆盖面积将近2亩,树根非常发达,突出地面的板状根就有近1米高。
经林业部门测定树龄超过年;一直以来,树与人和谐相处,并称它为福佑之树王,是村民长期供奉的龙树。真是大树底下好乘凉啊!我等欣喜有余,有幸得以在这千年的福荫下拍了个合影。就是这样一棵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菩提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在尼珠河畔,守望着奔腾不息的尼珠河水,无私地护佑着虔诚的尼珠河人,护佑着尼珠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之后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尼珠河村,由于时间还早,我们去了乱石滩捡“宝石”去了,这里有好多大石头,景色还不错哦!.........
回到官寨村时已是*昏,这一会儿,大家伙可真是又累又饿了!还好,早先和村民约定了晚餐,杀了一只土鸡来煲汤,后面我们又自己做了一个*焖鸡(特别感谢我们的大厨“高山”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武又能文,时常发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里的女主人也是豁达开朗,性情耿直,好生热情,大家都相约着明年还要到这里来。
回来的路上,我听到说:繁华尽处,寻一处无人山谷,建一木制小屋,铺一青石小路,与你晨钟暮鼓,安之若素......
加入我们
步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