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慧能大师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个好         http://www.bdfyy999.com/

六祖截竹图梁楷绘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咸亨中,有一居士(注1),姓卢,名慧能,自新州来参谒(注2),师问曰:“汝自何来?”曰:“岭南”。师曰:“欲须何事?”曰:“唯求作佛。”师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师知是异人,乃诃(注3)曰:“着(注4)槽厂去。”能礼足(注5)而退,便入碓坊(注6),服劳(注7)于杵臼(注8)之间,昼夜不息。

经八月,师知付授(注9)时至,遂(注10)告众曰:“正法难解,不可徒记吾言,持为己任。汝等各自随意述一偈,若语意冥符,则衣法(注11)皆付。”(唐·《景德传灯录》卷三,《大正藏》51·下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秀上座(注12)三更于南廊下中间壁上,秉烛题作偈,人尽不知,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遂唤秀上座于堂内,问:“汝且去,一两日来思惟,更作一偈来呈吾,若入得门,见自本性,当付汝衣法。”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唐·《六祖坛经》法海本,《大正藏》48·下-下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慧能请别驾(注13)张日用书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祖见众生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注14)及衣钵(注15)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祖复曰:“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慧能启(注16)曰:“向甚处去?”

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注17)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注18),语音不正,蒙(注19)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唐·《六祖坛经》宗宝本,《大正藏》48·下-下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至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受满分戒(注20)。其戒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师具戒已(注21),于此树下开东山法门(注22)。(唐·《景德传灯录》卷五·《大正藏》51·下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武太后、孝和皇帝,咸(注23)降玺书,诏赴京阙(注24),盖(注25)神秀禅师之奏举也。续遣中官薛简往诏,复谢(注26)病不起。遂赐摩纳袈裟一、缘钵一口、编珠织成经巾、绿质红晕花锦巾、绢五百匹,充供养云。

以先天二年八月三日,俄然(注27)示疾,异香满室,白虹属地。饭食讫(注28),沐浴更衣,弹指不绝,气微目暝,全身永谢。尔时山石倾堕,川源息枯,鸟连韵以哀啼,猿断肠而叫咽。或唱言(注29)曰:“世间眼灭,吾畴(注30)依乎?”春秋(注31)七十六矣。(唐·《宋高僧传》卷八·《大正藏》50·上-中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注释

1〔居士〕在家佛弟子的泛称。

2〔参谒〕晋见师长或所尊敬的人。

3〔诃〕怒责。

4〔着〕同“着”,派遣。

5〔礼足〕以头顶触礼佛足,用以表示身心上之绝对皈依。

6〔碓坊(duìfāng对方)〕舂米作坊。

7〔服劳〕服事效劳。

8〔杵臼(chǔjiù楚就)〕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

9〔付授〕传授。

10〔遂〕于是,就。

11〔衣法〕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指正法,内传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衣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

12〔上座〕又称长老、上腊、尚座、首座、上首。指僧众中之出家年数(法腊)较多者,或指年岁高者,有时亦为对僧人之尊称。

13〔别驾〕官名。亦称别驾从事,简称“别驾”。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

14〔顿教〕又作大乘顿教,乃不立言句,只辨真性,不设断惑证理之阶位,为顿修顿悟之教。不依次第,快速到达觉悟之教法,称为顿教。

15〔衣钵〕衣,袈裟;钵,钵盂,佛教僧人所用的食器。禅宗以道授受,谓为授受衣钵。

16〔启〕启奏,禀告。

17〔合〕应该。

18〔边方〕边地,边疆。

19〔蒙〕受,承。

20〔满分戒〕具足戒之异称。相对于在家、沙弥之五戒、八戒而言,比丘、比丘尼受持之具足戒即称满分戒。

21〔已〕止,罢了。

22〔东山法门〕指五祖的法门。因五祖弘忍禅师住在蕲州*梅县之*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因而叫做东山。

23〔咸〕全,都。

24〔京阙(què却)〕京城。阙,宫门、城门两侧的高台,中间有道路,台上起楼观。

25〔盖〕因为,由于。

26〔谢〕推辞。

27〔俄然〕突然。

28〔讫(qì气)〕完结,终了。

29〔唱言〕高呼。

30〔畴〕类,同类的。

31〔春秋〕年龄。

提要

唐高宗咸亨年间,有位居士姓卢,名慧能,从新州来到蕲州*梅县东禅寺参谒五祖弘忍大师。五祖问:“你从哪里来?”慧能大师云:“弟子从岭南新州来。”五祖大师说:“你来到此地欲求何物?”答曰:“唯求作佛。”五祖大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gélǎo格老),若谓堪作佛?”慧能居士回答说:“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五祖大师知其根性大利、迥异常人,便呵斥道:“着槽厂去!”慧能居士向五祖大师礼足而退,便进入舂米作坊,日日舂米作务、昼夜不停。

过了八个月,五祖大师预知付授正法的机缘已经成熟了,便对大众说:“佛法不可思议,贵在实证。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记住了我所说的法语,就算了事。你们且下去,各自根据自己的修行体会写一首偈子给我看看,如果有人能契悟佛心,我就把衣法传付给他。”

当时,五祖会下有七百多名僧人,以神秀上座最为出色。两三天后,神秀禅师趁夜深人静的时候,秉烛于南廊壁上题写了一首偈颂,其他人都不知晓。这首偈子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大师知道是神秀禅师所作,便将禅师唤入堂内,说:“你的这首偈子还没有明心见性,见地还不到。你先回去,过一两日再来,好好思维,另做一偈。若入得门,见自本性,当付汝衣法。”神秀禅师回去苦苦思索了数日,始终作不出来。

慧能居士请江州别驾张日用帮自己写了一首偈颂,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偈子写完,大众无不惊愕。五祖大师见状,担心有人会对六祖大师不利,于是用鞋掌把这首偈颂抹掉了,并且说“亦未见性”,众人也就不以为意。

五祖大师了知其已悟本性,对慧能居士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是夜三更时分,五祖大师秘密将顿教法门以及祖师衣钵传付给六祖大师,并对他说:“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五祖大师又说:“昔达摩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

六祖大师问:“向甚处去?”

五祖答道:“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说完,五祖便亲自把六祖大师送到九江驿,令其上船。五祖大师手摇船橹。六祖大师说:“请和尚坐,当是弟子摇橹。”五祖大师云:“自当是我度你。”六祖大师回答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疆地区,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开悟,只合自性自度。”五祖大师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至仪凤元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印宗法师于法性寺(今广州光孝寺)会诸名德,为六祖大师剃度。二月八日,法性寺智光律师为六祖大师授具足戒。这个戒坛是刘宋求那跋陀三藏设置的。六祖大师受具足戒后,便于戒坛旁菩提树下开演五祖弘忍大师所传的法要,从此广开甘露之门,度化众生。

神秀禅师向太后武则天与唐中宗举荐六祖大师。太后和皇上颁下诏书,希望六祖大师进京,并派遣太监内侍薛简前往迎请,但六祖大师再三称病辞谢不出。于是御赐摩纳袈裟一顶、化缘钵一口,并以编珠织成的经巾、绿地红晕花的锦巾和绢五百匹供养六祖大师。

唐玄宗先天二年(年)八月初三日,六祖大师忽然示疾,异香满室,白虹布地。是日饭食过后,六祖大师沐浴更衣,弹指不绝,气微目瞑,全身永谢,安然示寂,春秋七十六。是时山石倾堕、河水枯竭、百鸟哀鸣、猿啼断肠。有人唱言:“世间眼灭,吾辈何依?”

自心是佛,外无一物能建立,本心能生万种法

诸善知识(注1),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注2),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若欲成就种智(注3),须达一相三昧(注4)、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能含藏长养,成就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注5)。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溥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注6),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唐·《景德传灯录》卷五,《大正藏》51·下-中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注释

1〔善知识〕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亲友、胜友、善亲友。

2〔狐疑〕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3〔种智〕一切种智的略称,即了知一切种种法之智慧,唯有佛才具备。

4〔三昧〕又名三摩地、三摩提,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

5〔亦复如是〕复,又、再。是,如此、这样。亦复如是,即同样如此。

6〔沾(zhān占)洽〕雨水充分地使土地浸润。

提要

各位善知识,请你们把心清净下来、听我说法。你们的自心本就是佛,这一点千万莫要怀疑,心外无一物可以建立,全都是自己的本心生出万种法。因此佛经中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如果想要成就一切种智,必须能通达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如果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住相,在任何境界中都不生憎爱,不进行取舍,也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只是安闲恬静、虚融澹泊,这就叫做“一相三昧”。如果能够在一切境界的行住坐卧中,全都质直用心,则不动道场也能成为真正的净土,这就叫做“一行三昧”。如果修行人能够具备了这两种“三昧”,这就如同大地有种,能含藏长养万物,最终成熟并收获果实。一相三昧与一行三昧也是如此。我如今为你们说法,就如同及时雨普润了大地。而你们自心的佛性则如同种子,遇到这样甘霖的滋润,便全都觉醒了。承受我旨意的人一定能够获得菩提,依我所言去修行的人一定能够证得妙果。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自无动摇,能生万法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吾灭后二十余年,邪法辽乱(注1),祸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唐·《六祖坛经》法宝本,《大正藏》48·上之六祖慧能大师语)

注释

1〔辽乱〕缭乱。

提要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我圆寂后二十余年,邪法缭乱,祸我宗旨。若有人出来,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树立宗旨,即是我正法藏。

北海禅院

公众平台声明

以上内容并不反映或代表北海禅院之意见及观点,转发及引用请自行核实或抉择。本平台所有影音图文,都各自注明来源及作者,请重编录用者注明出处及作者,以尊重其著作劳动,否则将被视作侵权。

功德款乐助

户名:海北藏族自治州北海禅院筹建办公室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海北分行营业部

账号:28-

(开户行名称不显示为“海北分行”时,提供以下行号作查询,此时所显示的开户行名称即准确名称:跨行转账行号农行行内转账行号)

北海禅院措香三丹林

教启中观行归法眼

beihaichanyuanorg

禅林APP下载

苹果/安卓

苹果版

安卓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