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传家日历袭来的寒潮,敌不过和家人围 [复制链接]

1#

锋刀与丽纸,岁时和节庆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

剪纸艺术是中国的传统工艺

它拥有广大群众基础

所以自诞生以来就从未中断过

剪纸充是民俗活动中最亲和的

是中国民间文化中最丰富的艺术形态

人们说,中国的传统工艺离我们越来越远

但剪纸,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过年贴的窗花,结婚剪的双喜

剪纸的视觉形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表达

有认知、教化、抒情、娱乐、交流等许多功能

正因如此,剪纸这一民间技艺

才从底层涌逆袭,引领潮流风向

在剪刀刃口华丽转身,完整地传承了下来

小小剪纸有大用途

剪纸,不仅仅是剪,有时纯手撕

有时用刀刻,其用途也五花八门

大致张贴、摆衬、刺绣底样、印染等四类

曾经有一句让人落泪的歌词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做布鞋,总会用各种鞋样

小孩子缝制的棉袄也要用到纸样

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看不见却摸得着的剪纸影身影

春节来临,剪纸的趣味也渐浓

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有“囍”有“福”

喜庆的气氛就在剪纸的大红里特别耀眼

人们在剪纸时也不忘创作

一个或多个形象自由组合

造型不拘一格,“以象寓意”、“以意构象”

创造出满是吉祥寓意的作品

被人们倾注了情感的剪纸活灵活现

在过去,或许碍于地域的相对封闭,文化交流较少

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从未停下脚步

人们朴素的愿望都化成了剪纸的一折一剪

“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

剪纸这无声的语言成了最朴实的表达

剪纸中的“南精细、北雄浑”

郭沫若诗说: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

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

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永不朽”

剪纸在南北文化差异下的表现是

北方雄浑,南方精细

南精细: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于明清

题材多花鸟虫鱼、戏曲人物、民间故事

用本地特产的铜箔、银箔,套衬各色和绘印上各种图案

湖北沔阳剪纸: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

以贴屏风,或戴之头鬓

常刻“龙凤呈祥”“鸳鸯戏水”“鹿鹤同春”等

惟妙惟肖,翩翩如生

福建剪纸中最有特色的是莆田礼品花

贺生贺喜贺寿,祭神祭*祭祖

不管是馈赠还是摆供,也不管是礼轻还是礼厚

都要赋上一枚鲜红的剪纸花

浙江剪纸的戏曲窗花,取自戏中典型的场面情节

充分体现人物身姿

在大影像轮廊中剪出细阴线

使形象结构与画面的节奏跃然纸上

北雄浑:蔚县剪纸不是“剪”,而是“刻”

小巧的雕刀刻制后,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

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

山西剪纸具粗扩、雄壮、简练、纯朴

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

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剪纸”为代表

陕西剪纸有“活化石”之称

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

造型古拙、风格粗犷、寓意明朗、形式多样

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山东剪纸与*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

胶东沿海地区则以线为主,线面结合的精巧型剪纸

与山东汉代画像石细微繁缛的风格一脉相承

以其花样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单纯爽快的外型更饱满丰富

至今鲜活的剪纸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

传统手工艺早已深深融入在生活中

装扮、服务着我们

也许它们最初的功能已逊色于时尚潮流

但剪纸也从未空出舞台,而是在新时代里大放异彩

文案/陈耀昌编辑/文洋插画/有礼有节?图片/图片来自网络,仅限分享

·《传家日历》每日留言板·

菩提树下:清雅脱俗,一眼看去,满心的舒畅,就好像是一见钟情的恋人,难舍难分!

邬红茹小朋友:数学、英语考试,还不错,参观报纸工厂,灰常灰常(错别字哦)地壮观,飞快地成堆、绑紧,厉害!

快乐飞:不得不再夸夸!每天以舍不得的心情撕去传家日历的过页,随笔记下“豆腐帐”,再细看看每天的微杂志,一天的好心情便由此开始……Loveyousomuch!

秀玲:告诉你一个秘诀:如何生了两个宝宝还保有我这样天使般的容颜和魔*般的身段。

sele:今天下午和晚上是泛(繁)华的体会,可是我啥也没有。没关系,我拍了一张特别好看的照片、听到一首喜欢的歌——《她来听我的演唱会》。我会好好利用这本日历,非常感谢。

喜欢《传家日历》的朋友们可以添加“日历君”

一起互动,分享欢乐,感受生活之美。

·新一代国民日历·

《传家日历》

你的生活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