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果楞法师菩提道次第略论五十 [复制链接]

1#
北京皮肤病医院哪些好 https://m-mip.39.net/pf/mipso_6084106.html
承上启下的中士道出离的实质解惑的正见

第一节共中士之发心(出离心)

如是念死及思惟死后堕恶趣之理,反此世心而生起希求后世之乐趣。次从共同皈依及观黑白业果决定门中,励力断罪修善。如是于乐趣之位虽定可得,然不可执彼少许为足,乃生起共下士之意乐,及生共中士遮止于一切世间耽著之意乐。依彼以发生菩提心而引导于上士,故须修共中士之意乐也。盖谓虽能得人天之位,以犹未能越行苦故,于彼执为自性乐者,实为颠倒。若以正言,全无安乐,其后仍决定堕于恶趣,终苦故也。初言解脱者,谓从缚而解脱也。彼惑、业二者,是世间之能缚。由彼二种增上,以界分之,有欲界等三。以趣别之,有天等五或六。于生处之门,有胎等四。结蕴相续者,是缚之体性。从彼脱者,即解脱也。欲得彼者,即求解脱之心也。

第二节思惟轮回之苦(苦谛)

譬之欲解渴苦,先是见渴苦有不欲乐而为自在。如是欲得寂灭取蕴苦之解脱者,亦由见取蕴苦之过患而得自在。若不修三有过患,起欲舍彼之心者,则于灭彼苦之解脱,即不生欲得之心。《四百颂》云:“于此若无厌,岂复爱寂灭(于彼若无厌,岂能敬涅槃,如贪著自家,难出此三有)。”

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