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被爱因斯坦ldquo摧毁rdquo [复制链接]

1#

你也许听说过对日食、黑洞和引力波的观测如何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你知道祝融星吗?

祝融星是广义相对论最早的测试对象。19世纪末的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理论无法解释水星轨道的异常,并推断在水星轨道附近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也就是祝融星。但爱因斯坦用新的理论进行了计算,断言这颗行星并不存在……

本文节选自《追捕祝融星》,评论留言有机会获得赠书,一共10本,不要错过噢!

图书简介

作者:[美]托马斯·利文森

译者:高爽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作者简介:

托马斯·利文森(ThomasLevenson),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科学写作项目的教授和主任。他还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其他媒体大量撰稿,曾获得美国国家研究院传播奖、皮博迪奖(PeabodyAward),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的西屋科学记者奖。

译者简介:

高爽,德国海德堡大学天文学博士,北京河马星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

豆瓣页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