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 [复制链接]

1#

艺术歌曲之王

佛朗茨.舒伯特

弗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年1月31日—年11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赫田塔尔,奥地利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音乐遗产,包括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10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作品。

其中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中心,包括其他独唱声乐曲在内有多首,占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二。其取材范围广泛,凡是能触发他的创作灵感和想象的诗篇,即使是平庸之作,在他的笔下也能成章,用音乐将诗人无力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表现出来,是名副其实的“艺术歌曲之王”。

DieForelle

鳟鱼

这首艺术歌曲于年完成,当时舒伯特只有22岁,《鳟鱼》原本是由18世纪德国诗人舒巴特所作的一首诗。舒巴特因*治因素而遭囚禁,在牢狱生活中对自由的渴望,而作了鳟鱼这首诗。舒伯特也将这首诗谱成歌曲“鳟鱼”,后来再将“鳟鱼”加以变奏谱写成五重奏。

DerLindenbaum

菩提树

《菩提树》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一首歌曲。由于这首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情感表达细腻,因此它成为舒伯特创作的大量艺术歌曲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菩提树》的篇幅不长,但是舒伯特在创作中注入了严密的逻辑思维。无论是歌曲的旋律、调性、结构、和声以及钢琴伴奏都严密地融合为一体。分析和学习《菩提树》创作的逻辑思维,能对舒伯特高超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对学习作曲以及演唱和欣赏这首作品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Erlk?nig

魔王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

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音乐小贴士

“音乐大师”是个自带光环的词,音乐家舒伯特自然能配得起这个光环,但这位头顶光环的大师也有成为小跟班的时候——当他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大师一秒变粉丝。舒伯特的偶像是贝多芬,他甚至把贝多芬当神一样崇拜,简直堪称贝多芬的头号粉丝。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策划

艺术实践教研室编辑排版

张家铭

如有版权问题

请原作者联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