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菩提本非树 [复制链接]

1#
菩提到底是树还不是树,有没有一个定论呢,只记得释迦摩尼曾在菩提树下悟得真经,世人才得惠于佛法。但是正如《思辨的禅趣》里书中写那样:你如果去问一些古代禅师有关佛学的义理问题,他们往往是回答不清的,也不认为这种问题能够用语言解释清楚,他们不大会仔细描述你想去的目的地,却会告诉你通往目的地的正确路线。这就像一个从没去过上海的人问一个上海人:上海到底什么样?上海人虽然很清楚家乡的样子,却很难解释清楚,于是,他会画一张路线图出来,告诉你怎么去上海,等你到了以后可以自己去看。至于其中所谓般若波罗蜜等,虽向往但不觉能够到达彼岸,多半是世人的愿望。有些愿望总归是好的吧,尤其是在经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根据书中的说法,别说作为佛门之一支的禅宗,整个佛教的根本主旨就是厌世的——赵朴初就曾经坦言这个会令许多人不快的说法。其实佛陀时代和佛陀之前的时代,印度五花八门的宗教派别基本上都是厌世主义的,都说世界是幻象,人生是苦海,这是大时代的风气使然。这种朴素且真切的观点,影响了许多年,出世是一种解脱,空门既是一种修行。但是对于初入中国的传承,又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来与本土的思想和观念融合,比如魏晋清谈,也便形成了既要保持本来面目又要顺应需求的转变。所以这个过程,就会从出世的哲学变成一种入世的心理需求。禅宗到底是什么,我也不清楚真正的答案在哪里,是面壁,是坐禅,还是其他。到底是否有真实的一苇过江的达摩祖师,追究是考据的事情,对于如我的俗人来讲,神秀所谓“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宗传承,以及六祖慧能所谓“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宗要旨,哪个高明,哪个下乘,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总觉得,在性灵之上,有些秉性很难转变,若有转变,必有重大变故,所谓顿悟既是如此,至于其他多半是在慢慢成长中,检验心中所想,所念,以及所得,校准方向,不断摸索前进的,正所谓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是渐进还是顿悟,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佛在人间,觉悟,践行,然后回归或者追寻本相。虽然到达彼岸,需要大智慧,这智慧,是正行,正念,以及检验一切过往。到底是诸行无常,还是诸法无我,亦或是涅槃寂静,有漏皆苦,都不失为人生必然之经历。所以,追求菩提到底是不是树,又有什么意义呢,他背后的含义,能为我所用,能引导世人在经历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的荆棘道路上,走出一条真正的小路,就是非常有意义的,实用主义最具有价值吧。值得一提的在于,思辨的禅趣,讨论的是禅宗,讨论的是坛经,对于我,一个对佛教一知半解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通俗、易懂、有趣,还有料,不是泛泛地谈论,而是认真的探究,什么是禅,什么又是佛,亦或什么是人生的真谛,按照书中所说:追求大致分为俗谛和真谛,所谓俗谛,就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是普通人可以靠着常识来理解的,是世俗真理;所谓真谛,是终极真理,更多地要依靠“现观”才能获得——龙树说的“现观”,大体上就是神秘的直觉和般若智慧。所以,很多时候,回想一下,西游记中的八戒,是不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八戒,在取经路上和高老庄之间徘徊不定,又不得不遵循着八戒的律法。唐僧、孙悟空、沙僧不太好效仿,但八戒倒是可以参酌参考,这可能不是一个观念,而是一个事实,尽管很多时候,越是武断的话语,越能激起人们情绪,取得信任。所以,讲来讲去,今日文字不过是自我的欢愉,并非有多少真谛,多半是琐言碎语,俗之又俗,水中月,镜中花。就这样,俗人一个,本就如此。百里牧之

人间烟火山河远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