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权威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8713966.html教育最该教人智慧。但如今的教育什么都教,就是不教智慧。所以,智慧,我们只能自学。寒假,重读南怀瑾先生《金刚经说什么》。十几年前,这本书我只读到一半,便失去耐心,因缘不具足。而今,每日读一至两品《金刚经》,边读边品,三步一回头。南师用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历史上《金刚经》还有六七个经典译本,乔兄曾发给我。但先入为主,我还是相对更喜欢鸠摩罗什的译本,信达雅。按理说,《金刚经》是大般若经,教人无上智慧,教人不著于相。所以,读完《金刚经》,如若懂得,便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我担心自己愚钝,所以,还是记下自己的感想。虽然,这又著于“文字相”了,但总比著于“我相”好。《金刚经》32品,三藏十二部中,属于“大般若经”,即是教人无上智慧的金刚般若(大智慧)。如若了悟,即能修成无坚不摧的金刚之身,故名《金刚经》。每部佛经就像一个剧本,戏份很足,很好看。剧中主角都是释迦牟尼佛,而配角则是佛的不同弟子。如《楞严经》的配角是阿难,《心经》的配角是舍利子。而《金刚经》的配角是须菩提,佛的大弟子之一,《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老师。《金刚经》的基本剧情是:须菩提自忖资历老,有天午饭后,佛要午休,但须菩提不依不饶,非要缠着师父,单独给他开小灶,把佛法私相传授给他。佛也是凡人,要上课,要乞讨,要吃饭,要午休。佛于是就忍住磕睡,双腿一盘,给须菩提讲起何谓“法”。(我们这些红尘中人,也很想问这个问题,修正成果,好当神仙)可佛他老人家一直讲到第21品,依然在说:“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何谓“佛法”,佛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南师开玩笑说:佛很擅长搞销售呀!他一直在说佛法好,佛法好。但人家一问他,佛法到底是什么?他便支支吾吾,打起哑谜:呃,佛法是这个,又不是这个。呃,佛法是那个,又不是那个。一副言不及义、抓耳挠腮的样子。所以,《金刚经》很好玩,从字面上看,佛的话都是违反形式逻辑的:一件事怎么能既是A也不是A,既是B也不是B?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佛为何不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佛法是什么?让我们立刻明白,行动起来。那是因为,无论佛说什么,听者都会著相,尚未开悟,又陷迷局。但是,如果佛什么不都说,他一拈花,迦叶一笑,瞬间开悟,像这样的智者能有几个?所以,佛还是要说。但说完了法,就放下,连佛法都放下。就像我们乘船渡河,渡过河,焉有还将船背在身上的道理。所以,如要一言以蔽《金刚经》的要旨,那就是三个字“不著相”。可以加个脚注解释一下,就是:“诸相非相。凡有所相,皆是虚妄”。但如果要表达的更简练一点,那就一个字“空”。南师解释“空”不是无,不是没有。许多哲学教科书将佛教归为唯心主义,甚至是虚无主义,说佛教消极、颓废,实则大谬矣。“空”是暂时的色与相,如《金刚经》最后一品,佛说出警世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梦幻、泡影、露、电都是实有,都是现实存在的,但倏忽而逝,无端无常。而世人的烦恼皆因这些无常之相而起,如美色、财物、名声、健康、儿女,等等。甚至因此而起盗心、杀心,但到头来,一切不过虚幻而已。(对于我们,就是论文、课题、职位、奖学金、留学这些无常之相)所以,“空”才是世界本体:体、用、相都是空的。空不是无,无是生不出万有/妙有世界的。《金刚经》讲的是大乘般若智慧,而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的根本区别在于:小乘佛教是人空法在,而大乘是法我皆空。法相也是相。也要放空。正所谓缘起性空,一切万缘放下。世间一切相,不过是因缘合和的结果,但都归于无常。一切有为法。这个法是戏法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世人作为戏中人,为戏所迷,为戏所误。释迦牟尼佛知道世人所好,干脆投其所好,用说戏的方式,来给世人讲经说法。那我们要问佛祖,既知“心空”“性空”,又如何降伏心中烦恼呢?知情意行,你光解决认知问题还远远不够啊。所谓看得破,忍不过。想得到,做不来。譬如见到绝色佳人,知道那只是一副皮囊,美人再美,也有迟暮那一天,但“我”还是动心,念念不忘。像《楞严经》里的配角阿难,佛问他,为何要做我弟子?阿难答:因为师父您长的漂亮!师父骂他:你这个笨蛋,著相了!所以,后来阿难有难,与摩登伽女上演一出爱情生死恋:“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出家人,也好难。慈悲的佛祖,还是不忍心我们受难,告诉我们降伏烦恼的办法:“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唯识论呀)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长河里,我们常常著相。妨碍世人修道成佛的通常是见惑(五见)、思惑(贪嗔痴慢疑)。南师讲解《金刚经》,特意提到,知识分子虽然较一般人受过高等教育,见多识广,但见惑、思惑只比常人多,不比常人少。知识分子著于“我相”,譬如,自我中心,自以为是(慢惑是也);否定、批判,疑神疑*(疑惑是也)。普通人易受酒色财气等世俗烦恼的困扰,而清高的知识分子易受思想、知识的困扰,也实在高明不到哪里去。龚定庵诗云: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他嘴上说禅关已破,可心里还想着剑呀、玉呀、美人呀。著相著的更厉害了。(我觉得他应该写:美人如梦梦是空。)常人处处落在“我相”,什么都想“有”,起心动念是天魔,便生出无穷无尽的烦恼。要彻底斩断烦恼丝,必须“不著相”,破除妄念。佛经有言: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有大智慧、大气魄的人,可以立刻切断自己的妄念、思想,就像香象渡河一样,连弯都懒得转一下,直接在湍急的水流中,截流而过!而对于普通人而言,则可以通过日常的修行来实现不著相。如南师解释“不著相”:事来则应,过后不留。你帮别人忙,尽己所能。帮完后,就要忘掉。不要尽想着帮人忙,还要人家回报。佛在《金刚经》讲不著于相,讲的非常彻底:不仅不著于人相我相寿者相众生相等一般相,还要不著于法相。譬如庙里的佛像、案上的佛经,皆是法相,而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南师解释道:那为什么还要建庙宇,给佛像塑金身,向佛像纳头跪拜呢?这是因为,世人常迷,悟性不够。当年,连佛的大弟子阿难、须菩提还著相呢,何况普通人。所以,借用佛像、佛经,给世人搭建一条成佛之路。孰不知,你在佛像前那深深一拜,证明已起慈悲之心,其实,你拜的不过是你自己。与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主张,自性自度,人人皆可以成佛。佛也是肉体凡胎,需要吃饭睡觉。有朝一日,证道性空,便悟道成佛。禅宗六祖的开释,皆因《金刚经》而起。后来,禅宗呵佛骂祖,反对教条主义,也因《金刚经》而起:何必执着于佛像佛经这些法相呢。后来的《心经》其实是《金刚经》的精华浓缩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此而已。佛在菩提树下悟道,讲经说法49年,后归于寂灭。但一千余年来,他留下的智慧的种子依然在我们心中生根。南师讲《金刚经》到最后一品,重新又回到第一品,即佛祖为须菩提说法这出大戏的第一幕:“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祈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原来佛就像我们一样,要上课,上了课,却没有课酬,所以要吃饭,就得化缘。这些事情,都是佛亲力亲为,没有让学生帮他办。佛光脚走路,脚底会踩上泥巴,所以,上床前还要洗脚。上课上累了,也想休息一下下。可学生找他,他不得不忍住磕睡,为学生答疑。佛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他用言行告诉我们:穿衣吃饭,平常是道。真正的真理往往就在最平凡之间。真正的神仙境界,也在最平凡的事物之上。.3.12弟子林谨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