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四圣谛概述 [复制链接]

1#
?

证悟:佛陀离家出走后,经过六年的苦修,终于发觉苦行不能成就,在接受牧羊女乳糜(就是酸奶)的供养后,到河里洗了个澡,在榕树下坐了七个日夜,整理自己的思绪。终于让他证悟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邈三菩提)。

证觉后的佛陀,在菩提树下圆满的完成了一套体系完善的佛教理论——四圣谛。他迫不及待的前去寻访那五位背他而去的同修,向他们开示了自己所证悟的法,首次为他们转动了佛法的巨轮。

中道:佛陀首次开示说法,就直接揭露什么是“中道”,佛陀说:“身为一个出家人,应该避开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其一是:沉湎于感官欲望的享受。这是一种卑贱、低下、庸俗、无益的行为。其二是:执迷于自我的折磨,这是痛苦、荒唐、无益的行为。”

如来:于此佛陀称自己为“如来”——一个如实去、如实来的“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经典里,“如来”是佛的自称,尊称一般上都用“世尊”。大乘经典则不那么讲究,一般上都当作尊称来用。

佛陀揭示求证于中道能获得六种功德利益:一、促进内观,内观梵文作:vipasyana,巴利文作:vipassana,音译作:毗婆舍那,一般通用作:观、观法或正观。内观就是不向外骋求,深入自己内心省思,使自己内心趋向于对真理的观察。“观”必随于“止”,一般合称“止观”,是修学禅那入门的钥匙。

二、增长知识,于此知识分为两类,一是一般的通智,一是从禅定中获得的智慧。由于智慧是一个通用名词,在谈论世间法时都可以用智慧取代知识、通智等,在谈论出世间法时都用“般若”,与世间智慧划清界限。

三、带来无上安乐,此安乐不是一般所谓的安乐,是战胜欲望后,安住于大喜、大乐的境界。

四、无上智,是求正于中道后所证得的深邃智慧,一般上误译为神通。

五、觉悟,就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就是无上的正等正觉。

六、获得涅槃的发展。上座部解脱道的终极目标就是证得阿罗汉后,进入不再有生死轮回的涅槃。大乘则认为佛不毕竟涅槃,意思是成佛之人,最终不取涅槃之道。

如何修持中道:要修学中道,要获得中道的各种利益,必须努力不懈的精进于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四圣谛:佛陀接着讲述了四圣谛。苦圣谛——这是苦的伟大真理。生是苦,病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总而言之,五蕴会聚都是苦(一般上称为八苦,实际上只有七苦,五蕴会聚是七苦的总称)。

集圣谛——这是苦因的伟大真理。就是这些欲望导致轮回。这些欲望互相牵制,导致执着和眷念于“生”——欲贪、生有贪和无生贪(整部阿毗达摩集论,谈的就是集圣谛)。

灭圣谛——这是苦灭的伟大真理。完全摆脱并毁灭这些欲望,舍弃它而出家。从而不再有系缚,获得真正的解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而言,灭苦的唯一途径就是修学解脱道)。

道圣谛——这就是苦灭之道的伟大真理。就是那伟大的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四性:于四圣谛中,各有其特性:苦圣谛——逼迫性。集圣谛——招感性。灭圣谛——可证性。道圣谛——可修性。

三转:于四圣谛总体而言有三转——应知、应行、已行。四圣谛不外环绕于苦:苦——五蕴会聚所成。集——苦成起之因。灭——求证于苦灭之法。道——灭苦的行法(八正道)。

十二行:苦应知、苦应离、苦已离。集应知、集应断、集已断。灭应知、灭应证、灭已证。道应知、道应修、道已修。

四十八行相:于十二行中,每一行都会产生四种光芒万丈的行相——慧眼、知识、智慧、观智。汉传经典中一般译作:眼、智、明、觉。

眼——就是能用心观察的慧眼。智——就是之世间知识、智慧与般若。明——就是指三明,深邃的无上智慧,也就是世俗所谓的神通。觉——无上观智、大圆镜智。

最后,佛陀做了这样的总结——这四圣谛是完整的知识。三转(应知、应行、已行)、四性(逼迫性、招感性、可证性、可修性)、十二行(苦应知、苦应离、苦已离,集应知、集应断、集已断,灭应知、灭应证、灭已证,道应知、道应修、道已修)的佛法之轮已转动——离苦、断集、证灭、修道。

这一切我已完全明白了;如果我尚未完全明白“苦”的这一切特性,我不会向天人、魔王、婆罗门、苦行僧、修行者和人类宣布——我已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