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法在心不在相 [复制链接]

1#

文字▏来自二祖王骧陆居士

《大鉴禅师法宝坛经述旨》

图片▏来自网络

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三十七〕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薙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三十八〕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三十七〕四波罗夷罪,名四重禁。依密教有四种罪:一舍正法,可见离心地法即是罪。二舍菩提心。三悭吝胜法。四恼害众生。又五逆中以扰乱道场,破和合法事为罪最大,行者于如上顿教,有所疑者,即如自缚入狱,不可不戒。

〔三十八〕六祖受法于*梅,为第六代祖。乃至为惠明说法印可,惠明奉事为师,复为印宗说法止,尚属居士身也。以居士身,可以受祖位,则佛法在心不在相,从可知矣。从上二十八祖中,大都以居士身受法。世之未明心要者,难与言至道也。此分六祖自述得法因缘,以夙世善根成熟,得此最大因缘,成此无上福德。然而十八年颠沛流离,藉以养道。我何人斯,岂可不吃辛苦,受魔难,遭谤骂,乃冀妄得便宜,不费气力而成就乎?若有此劣念,即是自造地狱也。修道人原不必恶衣恶食,但我享之有愧,受之不安。受人恭敬供养而不以正法报之,此债何时能了?何况又累欠不已乎。六祖表此得法因缘,正为天下后世求道人立宗旨,开法眼,正法不堕,全赖于此。至于神秀大师,为维持门庭起见,勉受同人之推戴,然终不敢自称六祖,知佛法无人情,切莫以世见论断也。又识字者,识字之义也,苟明其义,即等于识字矣。毋受六祖之骗也。六祖云:不是惠能自智。然何以他人不能,而祖独能也,可知靠先圣是无用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