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诈称死
——《百喻经》
经文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妇无直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傍夫,舍离己婿。于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买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语我夫言,云我已死。”老母于后,伺其夫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已死。”夫即往视,信是己妇,哀哭懊恼。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曰:“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释义
从前有一位愚人,他的妻子十分端庄漂亮,甚得他的宠爱。然而此妇没有坚贞的信念,后来交往了其他情人,并想抛弃丈夫嫁给情人。于是她悄悄地对一个老太婆说:“等我走了以后,你去买一具女尸放在我家屋内,对我丈夫说,我已死了。”那老太婆依言照做,待这个丈夫回来后,听闻自己妻子已死,看见死尸即深信不疑,万分悲痛地大哭。用了很多的柴、油把女尸火葬了。这个痴心的丈夫还把骨灰放在一个袋子里,日日夜夜随身带着,思念他的妻子。
过了许久之后,这个女人又厌烦了那个情人,就回到家来,对以前的丈夫说:“我是你的妻子,现在回来了。”丈夫回答说:“我的妻子死去很久了,你是谁人,为什么要骗我呢?”女人再三说明,可这丈夫始终不信。
寓意
这个女人因存心不正的撒谎,最后自食恶果;而男人固执己见而不懂得明辨事实,同样愚痴可怜。有些人自认为能以假乱真,却不知恶果已然渐渐成长,若不早日悔改,必有自食恶果之日。而面对事实不能正视者,亦实属可笑可悲。
谎言之花,不结甜美之果闭目塞听,难明诸法实相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与两宋首尾呼应的两部佛教史书
藏识|翠微亭下忆精*宋韵正气世常存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巡觅
巡觅|承宋韵之脉铸时代之*
巡觅|如何建立信仰——依《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学处
学处|常听见菩提子、菩提树、菩提叶,却还不知“菩提”二字是什么意思
学处|在家女众学佛的榜样——胜鬘夫人
学处|为什么要深入体会无常
学处|释迦牟尼佛涅槃日至诚发愿请佛住世
?观照
观照|如何获得真正的自由
观照|正邪只在一念间
观照|在心田植一株菩提树
观照|草长莺飞的二月,正是你我用功的好时节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要见五蕴皆空,首先要灰心冷意
开示|印光大师:净土五经大意
开示|慧明和尚:“信”字是世出世法上的根本
开示|太虚大师:真正的佛徒应该从认识三宝起
?一偈
一偈|《佛说八大人觉经》合集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②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③
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出家证果①
?联灯
联灯|在职场与家庭中如何放下对立、修学慈悲
联灯|从善待动物的过程中,增长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佛教既要远离世俗,为什么还会倡导知恩报恩的感恩理念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物语
物语|木槿花——风雨禅思外应残木槿花
物语|紫薇——独坐*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
物语|梅花破雪已成春
物语|春风只解吹梅落——今年春天最后的梅花
?常识
常识|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常识|佛教中什么样的典籍可称为“经”
常识|七觉支
常识|八正道:正志、正语
?素食
素食|元宵煮汤圆
素食|禅悦为食
素食|淡中趣甚长
素食|行慈
?分享
分享|山君迎新更添信心
分享|莲灯增辉人增福
分享|吉祥红灯创造善缘
分享|梅花开处尽是春
?赏析
赏析|铁马金戈之下的北魏佛教造像艺术
赏析|梁楷名作《泼墨仙人图》
赏析|敦煌遗画-佛陀出家时沉睡的宫女
赏析|南宋陆信忠佛画《释迦涅槃图》
?历史历史|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历史|宋代三百余年间官私刻印的五部藏经历史|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历史|南山律宗与贤首宗在宋代的发展?阅读阅读|六群比丘犹胜马鸣、龙树阅读|“执着”的好处阅读|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阅读|佛陀的遗教?故事故事|求神不如求己故事|大限来时故事|蜂王警睡魔故事|长寿王的故事?视频视频|灵隐寺合唱《祈福》视频|惟有梅花十分清韵视频|云林志工自利利他视频|云林志工:奉献中增长福慧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