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看山还是山和菩提本无树说的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说的是什么,哪个境界更高?

前面一句“观山论”讲的是修行的三层境界:

第一阶段,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贪嗔痴慢疑”困扰,看事物受条条框框局限,无法超脱表象,“看山只能是山”;

第二阶段,修行有悟,自性觉醒,褪去世俗观念束缚,看破本质,“一树一菩提,看山不是山”;

第三阶段,修行彻悟,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看山仍然是山”,只是此时一切事物犹如游戏般尽在“我心”掌控中,“诸法空相,相由心生”。

相由心生,看山还是山

后面一个“偈子”讲的是修行的感悟,描述的是佛学的至高境界——“空”。此句话大意是说:(你用身体比喻成的)所谓“菩提树”,只是个“悟空、成佛”的象征、意境,并不是真实存在人世间的,此为“人空”;(你用内心比喻成的)所谓“明镜台”,也只是个“自性圆满”的象征、意境,也并不是真实存在心中的,此为“法空”。一切心中“空明”的观照都只是一种虚幻的执念,放下执念,你才能求得究竟解脱,获得“新生”。

正所谓:舍不为得,人法皆空,揭谛殊胜,究竟解脱。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这两句话均源自佛教禅宗的大师。分别为青原行思大师和他的老师——禅宗六祖惠能大师。

从佛学术语来说,前一句是有关修行的“次第”论;后一句是有关“顿悟”的千古名偈。如果非要分个高下,前面那句“观山论”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眼界确实更开阔、更清晰一点,让人“一览众山小”,“青出于蓝胜于蓝”;后面那句名偈就事论事,比较隐晦,让局外人“云里雾里,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且由于属于较高阶的“悟空”层次,令“受者”更难以进入实修。

“观山论”出自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惟信》,原话为:“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法号“行思”,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称号。行思大师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受过六祖“醍醐传法”,也被民间称为“禅宗七祖”。

《五灯会元》汇辑了禅宗传说的从过去七佛到唐、宋时期各派禅僧所留下的“机缘”和语录。该书用“历史故事”来描述佛学的方式,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属于“世俗谛”。至元明以来,禅学爱好者多收藏此书,此书续作者也大有人在。

《五灯会元》

“菩提本无树”出自佛教经典《六祖坛经》中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一首偈子,属于讲述“空观”的胜义谛。传世版本的全句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说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为传授衣钵,让弟子们各作一首偈子。当时大师兄神秀首先写下一句话:“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大意为:“身心向佛,持戒自律,光明无垢,此为‘正见’”。惠能大师听到别人吟诵神秀之偈后有所感悟,便让人帮忙写下“菩提本无树”那首经典偈子。大家看见惠能的偈子很是惊讶,认为比神秀的高明。五祖弘忍大师见状怕惠能惹上是非,便擦掉文字,说“亦未见性”,平息了众人的议论,待到夜深无人时才私会惠能,给其讲授《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惠能豁然开悟,说了著名的五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话对应的“次第”境界便是“自性圆满,看山还是山”。至此,五祖印证惠能已经开悟,将衣钵传与惠能,即为禅宗第六代祖师。

《六祖坛经》

从“次第”境界来看,“观山论”要高一个境界;但按佛学传承来说,经书便是“中心教义”,形式高于一切,后人的论述再优秀,也只是修行教义的心得、旁证。正如“上座部”(小乘)佛教里真正的“佛”只有“佛陀”一个,“佛陀”的“声闻乘”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就算其他“阿罗汉”比“佛陀”高明,也只是对“声闻乘”的发扬,而不是比个高低。而对于禅宗以及“大乘”佛法来说,就好比两个人在吃同一锅饭,本来没有“好坏高低”分别的,但突然有人问“你们哪碗饭更好吃”,这是令人尴尬的,怎么回答都是在“逼人造作”。

其实,修行者的目标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佛”,得道不应分先后高低。修行方法道路放在不同场合,各有各的高明。所以两句话没有可比性,也不能比。

“空”禅

相关知识链接:

1、六祖惠能大师为了使佛教更适合汉地风土人情,决定只传承古印度佛教的教化人的思想核心——“佛心”,而不照搬其修持戒律,从而开创了“汉地佛教”,又名“佛心宗”,即禅宗。六祖“传法不传衣”,菩提达摩一脉衣钵至此结束,而其佛法以另一种形式进行传承。青原行思大师遵照六祖教谕,为了“佛学本土化”而“自立山门”弘法,成为“青原禅宗”祖师。

2、古印度佛教因对原始教义的理解不同,分为上部座(也称声闻乘、小乘)和大众部(也称菩萨乘、大乘),主要区别在于有无“菩提心”(度不度他人)。

从修持戒律上看,上座部修持“佛陀佛法”,认为佛陀是唯一“佛”,而他只是“人”,“佛陀”教诲不搞个人崇拜,不讲究烧香拜佛;而大众部讲菩萨道,拥有“普度众生”的“菩提心”,讲究念佛是为了“明心见性”。

从实修来看,上座部只证到“人空”,就是“五蕴皆空”,而周围物质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大众部要证到“人空、法空”,就是“我”是没有的,“我”周围的物质世界也是没有的,“无我、无他”。

3、禅宗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乘”,也不是“小乘”,而实际上是古印度“大、小乘”佛法在“汉地本土化”的核心成果。禅宗修持和“大小乘”均有异,禅宗讲成佛不是“西天如来佛”,而是“法身自在佛”,而且修智慧优先于修福德。我们平时习惯说“大乘禅宗”,不能简单理解为禅宗是属于古印度“大乘”定义,只能说禅宗主要汲取了古印度“大乘”佛法的成果。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