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惠能祖师口中,不思善,不思恶的本来面目 [复制链接]

1#
贵州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5629.html

本文为莲荷居士首发/独家稿件

惠能祖师在禅宗,乃至汉传佛教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生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惠能祖师口述的《坛经》也是汉人的佛学著作中,唯一被称作经的著述,其中包含许多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充满机锋的对话,譬如《行由品》中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本来面目,也有经典中称其为清净本心,成了多少学佛人力图求证的境界。这篇文章中,小编莲荷就从因缘观的角度,分享一些自己对本来面目的理解,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关于因缘观,《菩提树下,佛陀领悟到了什么,学佛人懂得这一点,当下就可受益!》有详细的阐释,假如想建立正确的因缘观,首先要从十因缘开始,树立十因缘中生出名色的“识”,并非六识这个观念。

生活中经常听到佛缘这个词,其实当我们开始思考生老病死这些人生终极命题,就是与佛有缘了,因为因缘观,正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关于人生真谛的佛法。首先逆观“十因缘”,众生为何会有“老死”,因为有“生”;生从“有”中来;有自“取”中来;取从“爱”中来;爱自“受”中来;受则从“触”中来;触从“六入”而来;六入来自于“名色”;名色则来自于“识”。

那么,逆推到此处,能否找到“识”的来处呢?佛陀在《杂阿含经卷十二》中说:“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佛陀成道前在因地修行,同样也在逆观十因缘,他发现逆推到“识”就不能再向前,而是“齐识而还”。那么问题出现了,这个“识”为何物,它是不是《心经》中所讲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呢?小编觉得,此处的“识”,正是惠能祖师所说的“本来面目”!

在《长阿含经卷十》中,佛陀开示阿难尊者,佛说:“我以是缘,知名色由识,缘识有名色,我所说者,义在于此。”缘识而有名色,就说明它是生出六识的本识,也就是本来面目。莲荷读顺治皇帝的《归山诗》,其中有句“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机缘巧合,看到《阿含经》中佛陀关于“识”的说教,豁然开朗。

为何说十因缘中的“本识”就是本来面目呢?因为一切生灭法,都是从它出生,而没有它出生的法。假如仍然有出生“本识”的识,那就是本识的本识,这样无穷无尽的循环下去,就变成了鸡生蛋的问题,落入了“无穷过”当中。所以,佛陀在经文中明确地说明“齐识而还,不能过彼”。

《般若经》中又将本识称作“非心心、无心相心”,说它是不是心的心,因为它不像六识心一样,能分别六尘,是有心相的。小编总觉得这些名相拗口,倒不如干脆称它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清净本心来得简单。《金刚经》中云“不住相生心”,此时的心,是十因缘中的本识,也就是惠能祖师所说的“本来面目”。读到此处,对于顺治皇帝的问题,相信你也有了自己的答案。学佛,就如同世间人做学问,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惠能祖师说人的本性不善不恶,佛学不离生活,理解了禅宗中的“本来面目”,对世人觉悟人生真谛,乐观积极地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佛经解读、佛门典故,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