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年味#有这样一位出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老北京人,祖上出身旗人,也就是今天的满族人,他曾于年1月,撰写成专文,回忆了自己幼年时的过年场景,那时正是在30到40年代的北京良乡地区。今日读起此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近80年前的北京良乡的乡村生活。老导游曾试图查找一些当时良乡的相关记载,发现确实很少,因此就更显得这篇回忆文章的珍贵。现经取得老人家的同意,老导游进行了文章整理,现首发于此,以飨读者。
幼年时我喜欢过年,这过年如今也称为春节,是中华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已延续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标志着春天降临,大地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开始。
老人青年时的照片,年拍摄良乡学宫,就是学校,部分建筑仍存良乡学宫内仅存的良乡文庙,年12月
每年进入腊月,全家就着手做过春节的准备,大人为孩子做新衣,拆洗被褥,清整庭院。
过年的正式开始,是从十二月初八“腊八”算起的。
“腊八”这一日,母亲早起,将大米、小米、高粱米、红小豆、绿豆、豌豆、江米、碎玉米粒、小枣、栗子、核桃仁等熬成粥。吃时加白糖或青红丝。
老人母亲的照片,20世纪50年代初
天朦朦亮,将破晓时,母亲已将粥熬好了,此时家里其他人还未起床。
腊八粥首先敬给神灵灶王爷、天地爷、马王爷,并祭祀祖先。
满族人家的灶台20世纪上半叶灶神年画20世纪上半叶灶神雕塑20世纪上半叶马王爷年画
早饭前为表示亲情和邻里友好,母亲将腊八粥送给已出嫁的大姑母寿海、二姑母寿元。并送给近邻刘姓人家。尔后全家围在一起吃腊八粥。
大的红枣、核桃、栗子常被送到孩子们的碗里。
过腊八,是佛教节日,相传古代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佛祖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释迦族人,他二十九岁时,痛感世人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及婆罗贺摩(梵天即创造之神)创世说教,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走遍印度名山大川、拜访贤明,开始时无所收获,经六年的苦行磨炼,终于在十二月八日这一天,走到佛陀迦耶,即佛陀迦雅(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南,现为印度佛教四大圣迹之一),在菩提树下,吃了牧女送的粥饭,面向东方,盘腿静坐“成道”。
佛教寺庙常于该日举行诵经活动,并且仿效佛教在成道前牧女献糜的传说故事,取香谷及各种果实等煮粥供佛。取名腊八粥。后来演变成民间习俗而普遍通行。
旧历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吃腊八粥,还有喜庆全年五谷丰登之意。
20世纪良乡古城示意图良乡的标志性建筑昊天塔
父亲、母亲都是爱干净整洁的人,一年一度的扫年,是不能少的。
满族人家的居室内部
扫年俗称扫房,《吕览注中》说:“岁除日,击鼓驱疠疫*,谓之逐除,亦曰木难。”
由此看来,扫年是由古代人们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逐渐变为如今的年终卫生大扫除了。
扫年要选吉日,由父亲从所谓的皇历或宪书上查找“宜动土”或“宜扫舍”来确定。室内扫除要做到八角六面光。
祖传留下的锡制元宝座双喜字大蜡千一对、锡制缸型茶叶罐一对、木托八宝图案大瓷果盘、松竹梅红寿鸟图案方形帽筒一对、绿色腾龙圆形紧口瓷花瓶、青瓷香炉。
满族人家的瓷瓶
这些具有文物价值的镇家之宝,每年都要见新一次。可惜的是,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想来令人痛心。
20世纪40年代的良乡塔20世纪上半叶的房山周围村庄图景20世纪上半叶的房山村庄图景
室外庭院也要进行大清扫。
满族人家的庭院满族人家的磨盘,家家都有
腊月二十三祭灶,供糖瓜,送灶王爷上天,这一天只能言好事,说坏话就要被粘住嘴。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阴历新年,就是我们今天的春节,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
老北京贴春联的大门满族人家的门联
它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古时习俗,元旦(春节)用桃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保卫平安。五代时后蜀的宫廷开始在桃符上题联语,后来成为习俗。
50世纪的年画
华北地区通常在祭灶之后,渐次贴挂春联,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父亲喜爱的街门联为:
又是一年芳草绿
向阳草木早逢春
正房檐柱联为:
中天气运开龙驭
华国文章起凤毛
正房门联为:
气象万千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正房门口对面竖联为:
出门见喜
院内竖联语为:
满院生辉
屋内明显处竖联为:
抬头见喜
卧柜联语为:
*金万两
神灵灶王爷联语为:
一家之主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吉祥
神灵天地爷,位置供奉在庭院北侧,坐北朝南,联语为:
天乾地坤
天地之大也
容光必照焉
神灵马王爷,位置供奉在小南屋。联语为:
六畜平安
三眼观天下
四手定乾坤
室内竖联为:
槽头兴旺
那时父亲养着一头小毛驴,就放在小南屋,驴可以拉碾子,拉磨、磨面、碾米。
闲暇时到良乡县城购物,既可去时作为交通工具,又可回来时将所购之物驮回来。
节日期间的北京城颜色是浓重的过年时北京城的色彩很美
母亲还养着两、三头猪,供年节宰杀,猪圈贴的春联,为竖联,联语为:
肥猪满圈
养猪是满族习俗,先祖世居白山黑水的山林之间,依山作寨,傍水而居,围栅养猪,喜食猪肉,水煮白肉就是一道满族名菜。
贴春联后,贴年画。
年画起源于古代在门上贴画的习俗,内容多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用以驱邪避害,后来发展成为习俗,反映人民理想心愿和生活情趣。
父母喜欢的年画内容有“红楼梦”、“三国演义”、“二十四孝”等扇联,以及单幅的“丰年有余”、“迎春接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荣华富贵”、“四美图”等。
清末年画清末年画三顾茅庐20世纪年画清末年画蔡文姬20世纪初年画20世纪初年画
所贴的窗花大都为“年年有余”、“喜鹊登枝”等具有喜庆的内容。
20世纪初年画20世纪上半叶年画
踩岁,腊月年三十,将秋收时储存待用的好芝麻秸,铺撒在庭院内,甬路上洒满,洒的厚一些,从临街大门一直洒到房屋门。屋门口有松柏枝错结交叉成蒲团形。人们踩在上面咔咔作响,称为踩岁。
踩岁,谐音“踩崇”,有驱魔避邪、保平安之意。
20世纪上半叶良乡周围的农村图景
院内竖立的杉槁顶上悬挂上红灯,杉槁上的竖联是:
红灯高照
春节一项很隆重的活动是祭祖,慎终追远,尽子孙孝道。
事先父亲从小北屋的天阁上,敬重地请出用*绸包裹着的祖先名字的木制灵位,按照祖传习俗,供在西屋尊贵的方位──西墙下的条案上。
条案前方放八仙桌,桌上设青瓷香炉,锡制元宝座双喜字蜡千一对,上插着烫有金字“花开富贵”和“元现吉祥”的大型红色蜡烛。蜡千下压着敬神钱粮、*白钱、千张、金银元宝。
供桌前围着红色绣花桌围子,桌前地下平放着蓝色包装的棉垫子,供人们叩拜之用。
叩拜时先长辈,后晚辈,先大人,后孩子。
春节祭祖的供桌
供桌上摆的贡品有各种水果、糕点、蜜饯、素馅饺子、馒头,加工好的整个猪头。年饭一盆,年饭表层放着红枣,称为年饭果,年饭中央插着松柏枝,枝上带着松本豆,以示丰收。松柏枝上挂满用红线串着的铜线,称为“摇钱树”,表明富有。
迎神,除夕夜父亲按照宪书(皇历)上标示的喜神、财神、福神出现的方位和时辰,双手举着成把的高香,在院外依次叩首迎神,礼成后,举香回到屋内,将香插入香炉。
20世纪上半叶的年画
过年吃饺子,是中国人的习俗,已有上千年历史,俗话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过饺子”。
阖家团圆,家人一起包饺子,孩子在旁边乱和着,既可以享受美食,又增加和睦欢乐的气氛。
除夕晚上吃的饺子,通常是素馅的,是人们迎神、祭祖不杀生,取吉利美好的愿望。
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偃月形馄饨”,逐渐发展演变而来。年新疆吐鲁番发掘的唐代墓葬中,就曾发现了类似饺子的实物,与如今的饺子大体相同。除夕夜吃饺子,取其谐音,有来年与去年先后交替和新年开始进入之意。
满族剪纸
守岁,除夕之夜,通宵不寐,叙旧话新,等待天明。守岁既是对即将逝去的岁月有留恋之情,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新年怀着幸福的期望。
在除夕晚上,吃过团圆饭后,点放爆竹,在喜庆的气氛中,渡过新旧交替的一天。
放爆竹庆新春的习俗,古已有之,源远流长。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唐朝诗人称为爆竿。后来人们以火药卷纸代替,亦称爆竹。放爆竹的原意为惊吓和驱逐恶*,并有迎神的含义。
放爆竹时,小孩子们是不能靠近的,都是父亲亲自点燃。我们只能远远地站着看,怕伤着。
拜年,大年初一,全家遍换新衣,父亲着棕缎棉袍,外罩灰缎拉花长衫,戴着深灰礼帽,穿千层底礼服尼单靴。母亲内着红缎丝袄,外罩兰白素花衫,下着带花边黑缎裙。孩子们均着长棉袍,虎头鞋,三块瓦皮毛帽。
首先给先祖拜年,后给父母亲、老姑寿龄拜年,而后去大姑母寿海、二姑母寿元家拜年。
拜年时,孩子们都能得到可观的压岁钱。“压岁钱”是由“压崇钱”演变而来的,“压崇”意为防邪魔外崇的侵扰。
早年是用一根红线绳,将六枚外圆内方的铜钱组成“方胜”,即是利用铜钱的内方,可以穿透,组成菱形相错叠在一起编制而成,像金锁一样的吉祥物挂在胸前。
后来市面上开始流通没有方孔的铜板了,“压崇钱”即“方胜”无法编了,“压崇钱”也就改成“压岁钱”了。当初大人给“压岁钱”时,为取吉利,通常为六枚铜板。日久六枚的概念淡薄了,市面上流通了纸币,人们视经济状况而任意给了。如今“压崇钱”的意义也改变了,而成为人情的交往了。
大人们互相拜年之后,常结队到附近村庄去看高跷或临时搭起的戏台前看戏。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春节期间商店全部关门,不营业,初六时才开市。
原创作品首发,版权所有,引用时请注明出处。主要照片为本号作者拍摄于年8月和年12月,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详细考证内容和高清原版照片、高清视频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