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尚不能吃荤腥之物,腥指肉类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挂号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211002.html

不知道各位读者对于“和尚”这么一个职业有没有了解。

其实,笔者在很多时候都想过,若是哪天厌世时皈依佛门,每日心如止水侍奉佛祖,倒也是一种非常有意境的生活。据说,很多名人在成名之后都成了佛门弟子,最著名的就应当属民国的才子李叔同,还有87版《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扮演者陈晓旭姑娘了。

不过,话说回来,各行有各行的难处嘛,想要成为和尚,可是有不少讲究,还有很多口福是不能享受的。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说说,古代的那些和尚们能吃啥不能吃啥。

说起和尚吃的东西,大家肯定头一个就能反应过来,和尚肯定是不能吃肉的。其实说起来,这个观点是没错的,但是呢,其实也是有一些问题。出家人自然讲究慈悲善念,吃肉就是杀生的一种方式,自然对于修行是有很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佛家信奉六道轮回,也许你今天吃下去的这只鸡或者一条鱼,就是轮回转世你的亲人,甚至是你自己,为了避免这个大忌,干脆就啥肉也不吃了。

但是,在佛家的《戒律广本》一书中,其实是有记载佛家根本没有吃素的规定,尤其是佛教的开创者释迦摩尼,他认为一般的和尚,尤其是古代和尚们,是可以吃“三净肉”的。

何为“三净肉”呢?《四分律》中有载:

“有如此三事因缘不净肉。我说不应食。若见为我故杀。若从可信人边闻为我故杀。若见家中有头有皮有毛。若见有脚血。又复此人能作十恶业常是杀者。能为我故杀。如是三种因缘不清净肉不应食。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若不见为我故杀。不闻为我故杀。若不见家中有头脚皮毛血。又彼人非是杀者。”

简单来说呢,就是这动物不是我自己杀的,我也没有见到或者是听到它被杀,那这肉就是可以吃的,比方说吧,如果一个和尚去肉铺买肉吃的话,那完全是符合规定的,因为这可以说就是所谓的“三净肉”。但是,后来因为规定越来越多,“三净肉”又渐渐升级成为“五净肉”、“九净肉”等等,佛门的提婆达多就主张自己的弟子完全不要吃肉,也因此成为了佛家的第一个素食主义者。

好啦,吃肉的问题说清楚了,还有什么呢?

事实上,肉这种东西在佛教中属于“荤腥”中的“腥”类,而“荤”类,才是真正古代的和尚们完全禁止吃的东西。佛教中“荤”类的东西,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荤菜的意思,更确切地说,这个字应该读成“熏”这个音,就是指有熏气味的食物。这些食物,又被称作是“五辛”,正是我们如今饭桌上常见的五种东西:葱、蒜、韭菜、洋葱和兴渠(一种产自西域印度的植物)。也有人认为,应当把辣椒也算在不能吃的食物范围中。

是的,你没有听错,以上我说的这些食物在古代佛门中是严禁食用的。

为啥呢?

且看在《首楞严经》中这样的一段话:“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住。福德日消,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

大概意思就是说,佛门之人一定要完全断食五种辛菜,这五种东西呢,煮熟了吃后会增加人的淫欲,生着吃呢会容易让人燥热发怒,而佛家的人有了这样的情绪就无法静心修炼。所以,吃了“五辛”的人,即便可以把佛经背得滚瓜烂熟、讲起佛学来口若悬河也没有用,佛祖和神仙都讨厌这种味道,所以自然不会来保佑你,而*怪恰恰是喜欢这种味道的,天天和*神在一起而无法接近神明,自然没有办法成功修行佛法了呀!

话题再说回来,这些东西古代的和尚们都不允许吃,那么像牛奶和蜂蜜这种东西,他们可不可以吃呢?

其实是可以的。在《维摩诘经》中曾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就是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修行的时候异常艰苦,有一次饥渴交加,恰逢一个牧羊人经过,就喂给了释迦牟尼些许牛乳和羊乳煮成的粥,使得释迦牟尼坚持了下来。故而,佛教并不禁止喝牛奶这类的东西,但是毕竟,修行之人应当讲究众生平等,所以最好不要从动物的身上取得东西,这些食物,还是能不吃就不吃的。

好啦,如果说不能吃肉还勉强可以支撑上一段时间的话,那么不如看看再禁止吃这些东西之后你还能不能坚持的住呢?

好吧,其实对于笔者这种心志不坚定的吃货来说,这样寡淡的日子确实是很艰难的。所以,咳咳,皈依佛门嘛,还是算了吧!不过,据说,对于现在的和尚们而言,这些吃东西的规矩都淡了很多,大多数的寺院都极少再有这些禁令了。

但佛法讲求的是一个心态和追求,如若在生活中可以常怀善念感恩他人,且事事通达明理,那这不就是佛家追求的境界吗?这些所谓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的规定,也只是死板的规定而已,努力去要求自己有一颗向着佛理真理的心,比去纠结吃什么东西更重要。你们说呢?

文:莫阑珊

参考文献:《维摩诘经》《首楞严经》《四分律》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