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权威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第十七集基本按照原著来拍的,看得出来对原著的尊重和重视。
这一集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地看几遍。
里面贯穿了不少儒释道的文化蕴意,充满着智慧之光。
武侠小说的背景是古代,所以流传最广的传统文化都会在其中得到显示,对古代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把武侠小说当成参考。
可以很好的入门启蒙,以及补充说明。
梁羽生先生对于佛学也颇有感悟,他的小说中有不少佛学的内容,有些书名直接就是佛学用语,比如《慧剑心魔》、《弹指惊雷》等。
梁羽生的武侠小说是有它的思想性的,是有人评点过,说才十来岁的小孩,出口就是佛家用语,似乎老气横秋,跟现实不符。
其实古代的大户人家,去寺庙烧香祈福是平常之事,所谓穷算命,富烧香。
烧香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与其说信仰,还不如说是习俗,他们就是这样生活的。
所以大户人家的孩子经常去寺庙,读书时看到佛经也不足为奇。
《红楼梦》中宝黛钗三人才多大,非但对佛学典故如数家珍,出言吐语,也有模有样,像是参禅之人的口吻。
其实也就是入乡随俗,近朱者赤的环境熏陶而已。
而且梁羽生的小说磨细了肠子,静下来品读,会别有意趣。
同时小说本身也有让人安静下来的作用,除了古典味之外,其中佛学的字句会给人一种清凉沉静的感觉。
在尘嚣浮躁的世态中,这种感觉宛如荒漠甘泉,让人身心沉静。
所以品读梁羽生的小说,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
梁羽生的武学理念很接近生活,就像剧中的四平拳,看到四平拳,原著粉不由得会心一笑。
印象最深的就是《侠骨丹心》中,已经成名的金逐流和成名多时的师兄江海天联手对付不速之客,那人用的就是四平拳。
没想到他就是一代宗师金世遗,金逐流的父亲,江海天的恩师。
他早就功成名就,可看到孩子们的热闹劲儿,老夫聊发少年狂,掩盖真面目,去跟他们开玩笑。
这一段特别有温暖的烟火气,就像是看到了生活本身一样。
所以看到剧中出现了四平拳,会有温暖和感动的情怀油然而生。
而重、拙、大三字的武学精义,剧组本身就已经表现出来了。
那就是踏实二字。
用于武学,是重、拙、大三字。
联系到生活的应用,就是踏实而已。
同样的精义,不同场所的应用,名状的词语也不同。
这不就是《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吗?
不同的表达,相同的道理。
有与无,共生了道,这才有了和光同尘的说法。
也是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现实的应用也是如此,用佛家语言来表达,烦恼即菩提。烦恼是可以转化为菩提的。
所以现在看到耿玉京,虽然衣着朴素,可清秀的面庞,分明透出了俊逸来,神采已经不同了。
不是华章重彩,可是感受得到。
而耿玉京拿着佛珠,接受试炼时,他是有不安情绪的。
其实到了陌生的环境,都会有不安的情绪。
只是如果一心向善,就像耿玉京一样,赤子之心,胸怀侠义,这种正能量会让他很快适应和安定下来。
这里侠义精神也有了现实的应用,多行善举,存好心,说好话,会让人到了陌生环境,在不确定中找到心的方向。
人人自有定针,万物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现代的情形是机遇与挑战并行,诱惑和选择齐来,不确定不像是无常,更多怕还是一种常态。
要如何去适应,如何去抉择,还真需要心的力量。
所以侠义精神也好,儒释道也好,包括基督教,这些文化都是在帮助更好地向内寻。
《圣经》里也有一句话: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这不就是耿玉京的少林之行吗?
在武当他是团宠,到了少林,还是团宠。
他会成为团宠,不就是因为清心,心无杂念,赤子天然吗?
所以犹如神助,一路开挂。
而向内求,不就是自助天助,与神明的交流吗?神也是内求。
所以说这一集就像是到了富贵人家去参观一样,走两步,会看到几颗珍珠,不起眼的摆设,竟然是价值不菲的古董。
会有如入宝山的感觉。
看到一番历练,耿玉京终于正名,而且以此为豪,这不就是观剧至此的感受吗?
戏里戏外,都是一番体验。
梁羽生的第一本书《龙虎斗京华》说了一个佛教故事,然后两段偈语是一直在小说里应用。
其中一段就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小说里说这一段最有现实意义,是可以做到的。
尘埃拂拭,真我展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正如耿玉京那张清秀中透出俊逸神采的脸庞。
那是灵台澄明,心有所定的显化。
所以回向给一起观剧的朋友们,愿清心来福,身心安泰。然后继续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