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出生时面带微笑,曾13岁出家23岁成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免费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引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佛教讲究平和淡然,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缘由和归途。从唐朝开始,佛教传入中华大地,有不少人曾把佛教作为自己的信仰。自古代以来,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生活不如意,抑郁不得志的人,佛教可以洗涤心灵,暂时远离世俗烟火,就连明朝朱元璋也曾当过和尚。佛门乃清净之地,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仍然有大量的人向往佛教的极乐世界。

当然,在真理问题上,我们的确应该相信科学,但是在人们的内心灵*深处,佛法的高深和神秘,始终让人们对佛教持虔诚和敬畏的态度。中国最年轻的住持——寂源法师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01

年在贵州省贵阳市,一个不平凡的小生命诞生了。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可看出长相不一般,天庭饱满,脸蛋方圆,一看就是和佛门有缘。

据说,这个孩子出生时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普通孩子都是哭着来到这个世上,而他却不哭不闹,还笑着来到这世间。这可可让父母有些着急,孩子的行为显然不正常,不过从侧面也说明这孩子不平凡。

确实,到了上小学时,同龄的孩子都沉浸在动画片和卡通玩具中,而他却对佛教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向母亲询问一些轮回的问题。父母甚至还担心孩子的脑子可能不太正常,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尽量满足儿子的好奇心。

02

八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寂源在和小伙伴们玩耍时,在草丛里拾到一本佛学书籍。把这本书带回了家后,自此打开了寂源的佛缘。

寂源对佛经上面的僧侣产生莫大的兴趣。每次回到家中总要认真学习一遍,日积月累,他渐渐懂得了佛法的真谛,和小伙伴们玩耍时,总会说一些佛经上的专业术语,虽然小伙伴们都不太懂,但寂源仍然坚持自己的想法。

由于八岁的寂源年龄尚小,并不太懂一些深奥的经文,因此他便瞒着父母偷偷用零花钱购买相关的期刊,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起初,父母并不知道寂源对佛经痴迷至此,直至后来寂源的行为越来越明显,父母发也发觉了一些眉目。

在正常的孩子身上,八岁是童年时期爱玩的年岁,可是自己的孩子却总看一些佛经类的书,思想太不正常,为了避免孩子走向不正常的道路,父母开始不让寂源看相关书籍。

但随着寂源对佛学知识的增长,他渐渐觉得,佛教才是自己一生的追求,对待事情不慌不忙,安之若素,不争不抢。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对佛法如此喜爱,感觉也阻止不了他潜心向佛的愿望,同时也被寂源的行为所打动,于是,他们也妥协了,不再干涉寂源的向佛之路。

03

五年后,在寂源满十三岁时,他向父母提出了要依从佛门的想法,父母内心极度不舍。但寂源硬是想去佛教圣地继续更深入地学习经文,对于寂源做出的决定,父母其实是早有预测的。

从寂源出生满脸佛相,到孩童时期就对佛经痴迷,这些迹象都表明寂源肯定会追随自己的内心,皈依佛门。所以,父母也满足了寂源的要求,把儿子带到了贵州市的黔明古寺,让寂源跟着寺庙里的同妙法师继续学习佛法经文。

在青灯古寺的相伴下,寂源有了归属感。

别人也许认为佛门平淡无趣,但寂源却把这里当成内心向往的地方。自己的佛法知识也日益见长。

十五岁时,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中国很有名气的佛学院。由于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得到了湖南衡山祝圣寺佛源老和尚的指点。

十八岁时,寂源参加了毕业礼,著名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看中了寂源,将其收为关门弟子。这意味着寂源的佛法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即是由于这次机会,寂源成为了曹洞正宗第五十代传人。

自那以后,寂源的名气大涨,到处宣扬佛教,兴建佛堂,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而他也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住持,那一年寂源仅仅二十三岁。很多人慕名而来,在接受心灵的洗涤后,出寺庙后都成为了虔诚的信徒。

结语

我们生活在一个纸醉金迷,车水马龙的时代,为了生存奔波,难免浮躁冲动。红尘之外的佛教古寺是一个静心淡雅的圣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寂源法师一心向佛,敢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他的行为让人敬佩。生于世间,有梦想并且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人是可敬的,愿你我都能找到自己灵*的归宿,不负来这世间走一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