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灵隐寺东林寺五祖寺入寺悟道 [复制链接]

1#
白癞风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http://pf.39.net/bdfyy/qsnbdf/140323/4359087.html

最近旅游去了杭州的灵隐寺,庐山的东林寺,湖北*梅的五祖寺,由于这几年预先做了一点作业,对佛教不再那么陌生,这次旅游主要是感受不同的寺庙文化。

作者:霍爱文先生

一、灵隐寺的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香火还是很旺,江南信众比较多,导游讲了很多,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副对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许多人看了对联,豁然开朗了,因为人总感觉世事不如意,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半称心,它还提示我们,凡事不能追求太完美,否则不仅会很累,甚至会适得其反。事业、财富、婚姻、家庭、子女都在其中。对我们老年人来说更应该看懂世事,以往的事都过去了,健康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二、庐山东林寺的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其实是一尊佛的名号,“南无”意如“敬爱”的意思

庐山脚下的东林寺距九江市区不太远,我在九江当兵时就去过,那时候是去看庐山恋中聪明泉。东林寺建于东晋,历史悠久,第一任主持是慧远大师,他是道安的弟子,他在中国首创佛教中的净土宗派,专修阿弥陀佛。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阿弥陀佛其实是一尊佛的名号,是鸠摩罗什大师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南无阿弥陀佛中的“南无”是敬语,意如“敬爱”的意思,阿弥陀三字又有不同的含义。慧远大师曾经就佛门与皇族的关系做过精彩的论述,在佛教界有很高的地位。

在东林寺,我遇到几个在寺里做义工的人,有河南的,陕西的,江苏的(听说还有我们昔阳的),从侧面了解,这些人痴迷佛教,都放弃了在家的生活,甘心在寺庙当义工,此现象令人担忧。

三、五祖寺的那首诗及故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所谓的五祖是指达摩大师创建的禅宗的第五代传人,他就是弘忍法师。在他即将六十岁的时候,准备把位置传下去,传给谁呢?他要求每个弟子都写一个偈子(相当于对佛的感悟),其中最得意的大弟子神秀就写了四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大家都认为神秀是弘忍的当然接班人,没有人再提了。当时有一个做杂役的慧能和尚就请人帮他写了一偈子(他不识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后来弘忍还是把传位袈裟传给了惠能,他就是六祖(圆寂在广东韶关)。传说中为了这个袈裟发生的追杀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后来神秀在北方传教,还做了武则天的国师,称为北禅宗。惠能在广东韶关南华寺弘佛,称为南禅宗,那个袈裟据说献给朝廷了,否则不知道还会发生怎样的打斗。

五祖寺有很多值得一看的文物古迹,更有很多的人文故事。

我国历史悠久,寺庙是很好的文化遗存,不同的寺庙有不同的文化,入寺悟道可让旅游更有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