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为啥胜寸心如此困难 [复制链接]

1#

胜寸心并不容易,胜寸心,是几千年来人类始终在思考的问题

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但是战胜这个“寸心”真的很不容易。有一个成语叫身不由己,我们觉得自己是身体的主人,其实身不由己却经常是我们的常态。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不了解什么是心,便很难主宰我们的身体。战胜“寸心”只能靠自己,外求很难。但是了解“心”的一些规律,利于我们更好的“胜寸心”。

“心”看不见、摸不着

既然身之主宰便是心,我们要主宰我们的身体,就得对“心”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心”不是生理学角度的“心脏”。主宰我们身体的不是这一团血肉,王阳明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一也,但是心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于人伪谓之人心。佛学中阿难曾经七处征心,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不在根里,不在明暗之间,不在随所合处,不在根尘之中,不在无所着处。释迦摩尼菩提树下悟道,本质上也是对“心”及“心”与世界关系这个问题的顿悟。

当代心理学大牛对“心理”概念的界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医学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临床教授丹尼尔·西格尔曾经就“什么是心理”花费了大量脑筋,最后西格尔对“什么是心理”的回答,与佛学和阳明心学中对新的认识竟然也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格尔博士重新将心理定义为一个由身体与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它调节着能量流和信息流。这个与佛学和心学的“心”虽然角度不同,但是竟然毫不矛盾和冲突。怪不得很多心理学大牛人认为西格尔可能是弗洛伊德后又一位推动心理学重大发展的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