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怀瑾金刚经所说的,无非就是三句话, [复制链接]

1#

读完金刚经之后的看法是什么,过去心不可得,如今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年龄越大越明白顺其自然四字的意境,过去的就让它随风而去,今朝今刻的我尽人事听天命。不悔、不争、不贪。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人生人世间我字当头,欲迷本心,难逃八苦。

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呢?有一些东西或是躲不开逃不了免不掉,依然乐此不疲的竞逐镜花美丽,为贪嗔喜恶怒着迷。

的确是这样,南怀瑾在金刚经的讲座中当初说过,金刚经所说的,无非便是三句话:

一、所有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里有句非常著名的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祖。佛说,人世间大家所看见的一切因缘而为、因缘而灭,都不是真正的存在,全是假相,全是荒谬不实的,包括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因为一切假相,全是空的,所以大家不要执着,要借假修真。

佛祖当年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时候当初说过:奇哉奇哉,大地苍生皆具有如来佛祖聪慧德相,但却因臆想执着而不可以证得。佛告知世人,尽管苍生人人皆具有佛性,但是苍生欠缺聪慧,贪着臆想,无法看到事物真正的样子。若执着于相,就无法看到自己的佛性,也就难以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所有皆是无主。

《金刚经》里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上一切因缘而为的法,都如梦幻泡影般无常虚幻,这一点大家应该看透。既然一切终究是空,何必将其挂怀,何必将其住在心中。

“应无所住,而为其心”,内心不挂任何事情在心中,而为其心,生什么心?生清净心、欢喜心、慈悲心、平等心、菩提心,即佛心。就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说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避开颠倒梦想。心里并没有挂碍,就没有忧苦,避开一切颠倒臆想,常得清静、自在,得究竟解脱。

三、所有皆是名相。

名相,耳可闻者曰名,眼可见者曰相。大家通常都会觉得大家眼睛里看见的、耳朵里听见的,便是实实在在的感知和现象,实际上它们仅仅名相而已。就像大家的名字似的,仅仅一个代号而已,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所有皆是名义上的相,并不是事物的本来。因为事物本来也是荒谬不实的。

尽管一切皆是名相,但是大家只有通过这些名相,才能看到真实的相。因此,我们学佛不要这名相,只有看到诸相非相,才能看到如来清净自性。

《金刚经》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三句话,悟透福报无边。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万法不离其心,一切唯心造,就如《六祖坛经》里说的那样,“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我们在修炼的过程中,做到不着相,心中不住任何事,便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我分别和烦恼,才得让心里得到底的解脱、清净和大自在。

如果您想对佛经有一个认知的话,可以读一读这本书

它从佛教的基础知识到各项理论都要说明,很适合作为科普书籍

从佛教问世的源头到各类经典历史典故,书中也都给了详细的说明。

如果您想购买的话,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购买了。

肆K金刚经心经坛经手抄本珍藏版文白对照佛学书籍入门精选¥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已下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