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冬至,晒背,静坐治心。
治心,就是对治、调伏自身的烦恼尘劳之心。
忆及早年与诸小师聊天,观楼下每日为生计奔波的人群,余感叹说:楼下所行者,无一不是病人。有人是身体之病,有人是心病。身病者,感冒发热等等诸病,心病者,声色名利,爱恨别离,无一不病。
有小师问:身病可服对症之药,心病如何医治?
余曰:心病当用心药医。心药者,孔孟之道,释迦佛法,老庄道家,乃至《易经》诸卦,或历代圣贤之言,无一不是治心之药,无一不是治心之方。
“治心”一词,初出《礼记·乐记》,其文曰:“君子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不言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
君子说:人们不可片刻离开礼乐。乐理洽而心怡安,则平易爽直、慈爱善良的念头便会源源而至。人有易直慈良之心,必然会心中安乐,安乐久则德性愈坚,德性坚能持久则由习惯而成自然,自然者如天,天虽不言,而四时之运行从不失信,天则神,神则感德,自畏敬,故不怒而威。这就是用乐治心的效果。
此为《乐记》所载古人治心之道。
《荀子·解蔽》中也谈“治心之道”,曰:“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荀子在这里指出,“治心”应该做到“无为”和“无强”,以及“恭”和“乐”。“无为”并不是不做事,而是不着痕迹。所谓“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无强”就是行一切善没有穷尽,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恭”,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即是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能有恭敬庄肃的念头,无一丝一毫害人之心,恶人之心,扰人之心。“乐”,盖指“大乐与天地同和”、“乐天知命”之谓。此即为荀子所言“治心之道”。[余读《荀子》三十二篇,文中多有治心之说,篇目之间相互参照,足以互相发明,今且不论。]
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
佛经之中,治心之论,最为详备。
《心地观经》七:“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众生有八万四千之烦恼,故佛为之说八万四千之法门。”
《坐禅三昧经》说:“多媱欲人,不净法门治。多瞋恚人,慈心法门治。多愚痴人,思惟观因缘法门治。多思觉人,念息法门治。多等分人,念佛法门治。”
《大智度论》曰:“般若波罗蜜,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
明·杨卓《佛学次第统编》有“治心病”条目:
“一、粗 谓真实修行。亦二:一、于诸过非,并不覆藏,深怀惭愧,忏悔往罪,不敢复作。二、于所修行,不杂巧伪,皆质直柔软,作下下意,不显己德。
“二、细 谓不存执见。亦二:一、修诸行时,知无我人,尽未来际,不计疲苦。二、观察诸法,平等不二,一相无相,入理究竟。
“若通说者,但住于法界,深观诸法平等之时,于上诸病,无不治尽。”
……
袁了凡所著《了凡四训》在民间被广泛传阅,书中载有治心法门,曰:“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篇》。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袁先生给自己准备了一册空白的册子,名字叫《治心篇》,放在自己办公桌上,每天所做的善事、恶事,大事、小事,乃至起心动念之善恶,都登记在册,所谓“所行善恶,纤悉必记。”晚上还要在庭院中设香案,把一天所做之事,向天地*神禀告,发露忏悔,不敢丝毫隐瞒。其治心精诚如斯!
……(文图/善业文化)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